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奔月》:全新解构宜春月亮文化

发稿时间:2023-10-01 16:38:00 来源: 宜春日报

《奔月》:全新解构宜春月亮文化

  ——访动画电影《奔月》制片人黄霁

  刘朝辉 本报记者 徐宝金

  9月24日晚,2023宜春·第十七届月亮文化旅游节开幕式隆重举行。开幕式上,由市委宣传部、明月山旅游集团联手上影集团海上影业打造的大型科幻动画大片《奔月》(片段及舞蹈)精彩呈现。明月山作为嫦娥出生、奔月之地完美亮相。

  据悉,《奔月》讲述的是中国第一个上古女性英雄嫦娥参加上古宇航员选拔赛的故事,被列入江西省参评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重点文艺作品创作生产计划。该电影将于2024年上映,目前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那么,《奔月》和宜春有什么关系?9月23日,记者采访了该电影制片人黄霁。

  黄霁介绍,《奔月》以《山海经》“上古科幻宇宙”为背景,展现儿童时期的嫦娥古灵精怪的风采。古老的明月山,处处彰显出“山月相融、泉月相印、禅月相通、农月相趣、人月共欢”的独特魅力。在《奔月》中,明月山作为上古时代中国山水的代表,被赋予了典型意义:人间仙境、青绿山水、温泉圣地,是嫦娥从小长大的地方,最终嫦娥也是在这里完成奔月壮举。该影片首个概念预告片巧妙地融入宜春元素,将明月山灵动的山水,通过小嫦娥的眼睛直接投射到月球上,呈现出恢弘气象,打破观众对“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神话的传统印象,全新、生动地讲述了月亮文化。

  黄霁告诉记者,电影《奔月》神话故事由于科幻的加持,变得更加令人震撼。比如,月球上的桂花具有神奇的力量,滚滚能量从桂花的花蕾传递到树枝树干,最后直达月球的中心;更为神奇的是桂花树的躯干内居然有一个庞大的能量转化工厂,它的“中枢神经”不但有生物科技的完美对称,还能像人类的心肝肺一样稳定工作。与桂花神树交相辉映的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条龙——应龙,竟然是一只有翅膀的龙。预告片里,应龙展翅在月亮上翩翩起舞,背后是浩瀚的宇宙,而蔚蓝色的地球就在应龙不远处静谧安详,壮阔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

  黄霁说,为构建这个庞大而又瑰丽的想象空间,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东方美学典范,电影创作团队探索了三年多。他们走访了全国各大博物馆,并在明月山多次采风,对宜春地区流传至今的傩舞和中秋祭月、火龙追月等民间文化,做了大量的野外实地考察。为追求极致体验,将这些文化以一种梦幻的方式在影片里展现出来,创作团队前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美术试验,最终在上古青铜器、上古玉器的纹饰里,找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感应密码,并在万载的开口傩里找到了上古祭祀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这些具有生命力的原创,将为观众带来超乎一般的观影体验。

  黄霁表示,近年来许多动画片一直在中国神话的谱系里寻找突破,《奔月》的定位就是要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呈现上古神秘的文明,不论它添加了多少当代艺术家的想象,最终观众一眼入魂的还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即便在月球上,那也是纯正的中式上古科幻。

  黄霁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女性制片人,她一直关注中国女性题材的电影,期望在大荧幕上有真正具备女性视角、体现女性价值观的女性形象,少女嫦娥正是她多年寻寻觅觅的结果。她说,动画电影《奔月》是少女嫦娥的星辰大海,但又不止星辰大海,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少女英雄嫦娥能与当代的中国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形成情感共振,因为,动画电影的“她时代”已然到来。

  【黄霁:上影集团制片人,海上影业总经理,代表作品有《盗墓笔记》和《攀登者》,两部作品分别过十亿票房,其中《攀登者》还获得2022年第十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和2023年第十八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两个国家级奖项。】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