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黄县:小产品闯出大市场
发稿时间:2023-11-01 22:09:00 来源: 江西日报
宜黄工业园内厂房林立。通讯员 尹文兵摄
工人正在厂房内进行作业。通讯员 尹文兵摄
谢龙龙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小武
☆核心提示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将塑料制品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持续进行布局,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全县塑料制品产业呈现异军突起、迅猛发展的势头。截至2022年底,宜黄县已集聚塑料制品企业89家,占全部工业企业的45%,形成了集废旧品回收、造粒、成品生产于一体的塑料制品循环使用体系,塑料制品产业集群已成长为江西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之一,小产品实现大作为。
前不久,宜黄县召开了全国塑编产业链技术交流与市场对接会。一场全国性的会议为何选择在一个山区县举办?翻开会议手册,“江西省塑料制品产业基地”“江西宜黄塑料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基地”“江西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宜黄的“金字招牌”诠释了这场会议的“含金量”。
再看一组数据:截至2022年底,宜黄县有塑料制品企业89家,其中规上企业64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51.2%;年利用废旧塑料近30万吨,年生产量占全省塑料制品产量的35%。
宜黄县是如何与塑料制品产业结缘的?又为何将其列为首位产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当地又将如何主动作为?深秋时节,记者走进宜黄县,探寻其塑料制品产业的崛起之路。
抢抓机遇,错位发展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是宜黄县地形地貌的生动写照。自身耕地面积不足、工业发展基础薄弱,而周边县(区)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如何突围、找准方向实现错位发展,成了宜黄县的一大课题。
审视宜黄县的产业图谱,塑料制品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具有把比较优势打造成发展胜势的条件。
上世纪80年代初,宜黄县有了第一家国营塑料制品企业,主要生产农用塑料薄膜、日用塑料品和塑料包装袋等,生产规模和产品数量有限。
上世纪90年代初,大批宜黄人奔赴浙江等地务工、从商。1993年,在温州塑料厂工作的老乡准备回家创业,邀请宜黄县中港镇龙岗村村民罗序全合伙办厂。次年,由9名股东投资的宜黄县第一家私营塑料企业诞生。“第一年做的产品有一半是废品,企业准备关停。其他人退出后,我个人出资承包了企业,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罗序全说。
坚持下来的罗序全,同样遇到重重困难。“当时只有一条3米宽的沙子路进出,水电供应也不足,整个县只有3座水电站。但作为镇里唯一的企业,镇政府全力保障生产用电。”罗序全回忆,随着企业发展和市场规模扩大,2002年,他引荐了3名浙商前来投资办企业。宜黄县主政者敏锐地洞察到其中蕴含的机遇,经过调研考察,当地开始重点承接浙江塑料制品企业产业转移。
“2003年开始,第一批浙商来到宜黄,开创了当地塑料制品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宜黄县塑料行业协会会长周锡仁介绍,通过以商招商,当地塑料行业逐渐形成上下游产业链。
经过多年耕耘,宜黄县塑料制品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起基础原料、塑料制品、塑料机械制造、外包加工、运输装卸、交易平台、信息服务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集聚了网眼袋、编织袋、阀口袋、PP造粒、工程造粒、改性造粒、高端食品包装等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统计数据显示:该县有塑料制品相关企业115家,2022年实现工业产值106.54亿元,占园区工业产值的62.3%;营业收入103.53亿元,占园区营业收入的60.6%;从业人员1.14万余人,占园区从业人员的59.3%。
“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错位发展,我县塑料行业以塑编产业为主,年生产塑编产品98.4万吨,产值占江西省塑编制品的85%、占全国塑编制品的5.8%。宜黄县已是全国塑料制品产业重要基地之一,也是江西省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宜黄县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曾亮介绍,该县塑料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欧美等市场,赢得了“小产品、大市场”的美誉。
科技支撑,创新发展
10月20日,记者步入宜黄工业园内的江西新财鑫科技有限公司明亮无味无尘生产车间,很难想象这是一家生产塑料制品的企业。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60余台,专业生产食品级塑料包装盒,月供货量可达1000万件(套)。
宜黄县早期的塑料行业经历了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2008年起,宜黄县塑料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江西省塑料制品产业基地。“2009年至2011年,平均每年有20多个塑料产业项目落地。我们意识到,落户企业不能只追求数量,更要注重创新和质量。”曾亮说,很多企业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层次较低,甚至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如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宜黄县按照“技改、扩能、增效”思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园区企业改进新工艺、利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9年,宜黄县将塑料制品产业列为首位产业。以此为契机,全县塑料制品企业纷纷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水平,提升企业创新水平。“2019年以来,园区企业的设备基本更换了一遍。”曾亮介绍,2022年,该县奖补资金达1800余万元。
与此同时,宜黄县统筹规划了7500亩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引导塑料制品产业由生产低端编织袋、工业包装袋向中高端塑料产业转型升级;县财政每年统筹5000万元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升级引导基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改造,着力打造高端塑料产业制造基地。
拉丝、编织、覆膜、印刷、封口……在江西合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一个个方底阀口袋自动化制作完成。“方底阀口袋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制作,更绿色环保、防潮耐腐,解决了传统水泥包装袋袋面扬尘吃灰的现象,生产效率提高了30%。”公司董事长周志燕介绍,为实现“二次创业”,公司先后引进了国内领先的4条高速拉丝机、4条德国WH阀口制袋机生产线等。
“更绿色、更高值、更低碳”“环保再生塑料解决方案专家”“以科技和创新推动回收塑料资源化”……走进抚州市方联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浓浓的环保气息扑面而来。“公司通过回收废旧塑料资源化,将其变废为宝,同时利用自产上游产品原料优势,继续深加工绿色环保和高端的塑料制品,并建立数字平台,产品实现全程追溯。”公司总经理蔡红平介绍。
联盟赋能,协同发展
厂区绿意盎然,红色文化浓郁。这是记者在宜黄航正新材料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在未改造前,这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到处破败不堪,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宜黄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杨科回忆,这家企业的前身为兴龙塑业,由于业主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一度被列为“僵尸企业”。
在一次塑料制品产业链党建联盟沙龙上,兴龙塑业负责人提出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希望能得到政策扶持。“这家企业盘活后,其产品可直接满足我们企业原料供应,实现降本增效。但原企业负债高达1700多万元,能否盘活存在风险。”塑料制品产业链党建联盟负责人、宜黄温州商会会长戴世武表示,当初对盘活企业缺乏信心。在党建联盟的帮助下,戴世武经过深入调研,会同从温州来宜黄创业的其他3家塑料制品企业负责人,共同出资接手兴龙塑业,很快清偿了债务,并投入1000多万元完善了环保设施,目前已投产见效。
如何破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难、同步难、配套难等问题,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宜黄县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组建塑料制品产业链党建联盟。
“园区坚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链上党组织书记‘圆桌会’等,推动联盟内企业优势互补、信息共享、难题共克、合作共赢。”杨科介绍,方联塑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如果重新加工费时费力,扔了又浪费。通过产业链党建联盟沟通协调,恒瑞塑业每月从方联塑业引进这些边角料约200吨,企业节省了原料和运输成本,方联塑业也能从中获得上百万元的销售收入,实现互利共赢。
除了政企互动以外,宜黄县还坚持推进科企“联姻联盟”,引导企业建立市场化、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联合体。“我们邀请了专家博士团队,就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和优化等企业转型升级问题开展座谈。”杨科说,在产业链党建联盟的推动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形成热潮。
目前,宜黄县分别与上海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合作共建塑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塑料创新研究院,为塑料制品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宜黄温州商会与江西科技学院签订技术合作框架协议,为71家温州籍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和科技项目推广;方联塑业、瑞一韵承、艾美科技等塑料制品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南昌大学以及东华理工大学、南昌交通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展开合作,有效激发了行业发展动能。
记者手记
固本兴新,塑造产业发展胜势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
宜黄县塑料制品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宜黄县坚持从县情出发,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审时度势抓住产业发展的三次机遇:2002年主动出击,通过招商引商,抓住浙江塑料制品企业的转移潮;2008年获评江西省塑料制品产业基地时,加速产业项目落户,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2019年将塑料制品产业定为首位产业,并抢抓绿色低碳发展契机,推动产业发展逐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优势就是发展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面对低附加值的塑料制品产业,宜黄县没有左右摇摆,而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给予企业大力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二次创业”,补短板、锻长板,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努力推动创新发展、绿色转型,走出了一条县域特色产业的崛起之路。
从宜黄县发展塑料产业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工业基础薄弱的县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立足实际,找准方向,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固本兴新,这样便能将小产品做成大产业,形成比较优势,进而转化为发展胜势。
中国大市场,世界大机遇。进博会的展品变商品,走进大众生活。本视频利用AIGC技术,以一镜到...
2023-11-01 20:26:00当地时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电话,双方主要讨论了集体安全条约...
2023-11-01 20:14:00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落幕,哈尔滨市内的“一带一路”博物馆依然客流不减。
2023-11-01 19:54:0010月下旬以来,我国大部地区雨雪稀少,冷空气势力不强,中东部多地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
2023-11-01 18:40:00长三角地区,部分车次陆续恢复开。
2023-11-01 18:27:0056.6%的受访者认为商业步行街“街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51.2%的受访者认为能够展...
2023-11-01 16:05:00天津曾是“北方第一城”。“南有上海滩,北有天津卫”的说法,记录了它的辉煌。但天津人的早...
2023-11-01 16:21:002023-11-01 16:24:00
善良的“举手之劳”。
2023-11-01 16:15:00每天5点,80后刘佳都会骑上电动车,准时来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的馄饨店,准备迎...
2023-11-01 14:46:00“数字技术改变生活和社区的力量是无限的,只要有正确的指导和技能,青年就能利用数字技术解...
2023-11-01 11:23:00承德市教育局、电教馆相关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教体局局长、分管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副局长、负...
2023-11-01 10:23:00“大学要打开大门、融入社会发展。”10月31日,在2023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青年数字发展主题论...
2023-11-01 09:40:00在10月31日举行的2023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青年数字发展主题论坛上,90后创业者朱健楠与在场的...
2023-11-01 08:35:00“现代科技的发展并不总是让人们更快乐,在信息洪流中我们感到焦虑和不安,在快餐式社交中我...
2023-11-01 08:34:00如何通过数字技术为更多人赋能是微软中国政府事务副总裁率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10月31日,率...
2023-11-01 08:33:00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1月1日至11月2日,华北中南部等地将有轻到中度霾天气,其中华北中部...
2023-11-01 08:18:00据河南省信阳市委网信办官方微博消息,10月31日,河南信阳农业农村局发布情况通报内容如下:...
2023-11-01 08:09:00记者邓晖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吴嘉敏助理教授与电子工程系方璐副教授、...
2023-11-01 05:45:00如今,以广州、郑州为代表的多个热点城市重新祭出这一调控手段,也再度激起了千层浪。程磊所...
2023-11-01 00:18:0010月31日,针对深圳华侨城欢乐谷旅游公司过山车车辆碰撞事故,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务院安委会...
2023-10-31 20:38:00第134届广交会第三期31日在广州开幕,展览总面积51.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1.1万家,线上展...
2023-10-31 20:15:00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31日19时13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北纬40.66度,东经83.75度...
2023-10-31 19:33:00日前,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
2023-10-31 19:34:00循着精神之光,赓续红色血脉!10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河南省委网信办联合陕...
2023-10-31 19:26:00今天,在2023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青年数字发展主题论坛上,联合国亚太经社可持续商业网络(ESB...
2023-10-31 19:15:00“人工智能打开了一个新的技术科学领域。”今天,在2023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青年数字发展主题...
2023-10-31 19:09:00“2016年至2022年的7年时间里,谭月华先后982次通过ATM机取现和柜面支票取现等方式,侵占公款...
2023-10-31 18:00:00张轶昊认为,我们身处在一个高度数字化的时代,AI、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已经深度渗透到...
2023-10-31 17:54:00“0”和“1”的数字组合能得到什么?神奇的二进制密码,有趣的单机小游戏,联通世界的万维网...
2023-10-31 17:27:002023-10-31 17:17:00
王坚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受惠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物流基础设施的成熟,利用新技术、新平...
2023-10-31 1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