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山水上犹 兴业福地

发稿时间:2023-11-07 23:19:00 来源: 赣南日报

  古老的门楣,光耀着新墙,客家的风情,渊远流芳……何以解乡愁,唯有那犹江……江西省上犹县城市主题曲《你犹在我心上》,不仅翔实地描述了上犹的历史文化,也勾起了无数客家人的乡愁。

  上犹是一座文化之城。这里孕育了“九狮拜象”“客家门匾”“客家书画”等文化精品,传承了手工造纸、榨油、木雕、竹艺等民间技艺,形成了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上犹是一座山水之城。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富硒富氧,是“中国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1.8%,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连续三年荣登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上犹是一座兴业之城。这里正全力建设玻纤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森林康养民宿产业集聚区、户外运动及赛事产业集聚区,践行“两山”理念打造和美乡村上犹示范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后花园,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和投资兴业福地。

  来了就是上犹人!

  1 山水上犹,如诗如画

  上犹县于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建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赣江上游,因境内有大山状似犹蹲,山下有犹水,古时治所建于大山之南,犹水口上侧,故名上犹。

  古人形容上犹“地居万山之中,山则百叠百蟠,水则九十九曲”。上犹县因山得名、因水昌盛,境内山明水秀,景色怡人,富硒富氧,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1.8%,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

  “一江连五湖、一线串五珠”,犹江缓缓流淌,秀美俊俏的湖光山色遍布两岸,群山耸立、绿水长青,赣州西陲的生态明珠——阳明湖便坐落于此。秋色宜人,泛舟阳明湖,赏如画山水,览两岸红枫,悟阳明文化。

  在上犹,有山水一色,也有奇峰异石。秋高气爽,登高望远,无边秋色尽收眼底,层峦叠嶂、深涧秀瀑、古木参天,处处如画,步步为景。这里有令人神往的五指峰,因五座相依相连、状似五指的绝景山峰而得名,自然风景“峰、石、瀑、泉、林、松、竹”独具奇观。这里有赣南第一高峰、称为“赣南屋脊”的齐云山,山势巍峨,云雾缭绕,是户外运动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这里有石林奇特的鹰盘山,还有双溪草山,展现出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江南塞外”风光。

  2 客家上犹,古韵深厚

  “古老的门楣,光耀着新墙,客家的风情,渊远流芳……”一首悠扬的歌曲,道出了上犹县这方文化厚土的深厚历史人文底蕴。

  上犹县是赣南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客家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耕读传家”思想源远流长,崇文重教之风自古有之。这里传承了手工造纸、榨油、木雕、竹艺等民间技艺,蕴育了九狮拜象、客家门楣、牛牯灯、蚌鹤舞、寺下周屋马灯舞、梅岭温氏花灯等客家文萃,孕育出融色、香、味、形、美于一体的鱼宴、擂茶、酿豆腐、黄元米果、包米果、艾米果、九层皮等特色客家美食,保留了西晋摩崖石刻、宋代东山寺、安和莲花井、明代青庐寺、登龙塔、文兴塔,以及双溪大石门“正卿第”、平富横坑“大夫第”、营前下湾九厅十八井等古文化遗址,诞生了唐末虔州节度使卢光稠,宋朝秘阁校理名士、南赣乡贤阳孝本等。

  阳明文化也滋养着上犹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据悉,上犹与王阳明先生渊源深厚。历代编修的《上犹县志》,均详细记载了王阳明先生的事功,其“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影响着一代代上犹人。

  3 清新上犹,兴业福地

  山水上犹,客家情长,民风淳朴,是投资兴业福地。

  对标“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要求,上犹县既重视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又积极培育现有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打造全省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示范区。作为省级绿色园区,上犹工业园区生产及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园区规划总面积1.8万亩,建成区1万亩,入驻企业239家,登榜“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佳”。

  为打造“清新上犹”营商环境品牌,上犹县建立营商环境“指标长”制度,出台“清新上犹”营商环境42条措施,深入实施“六个一”安商服务机制,高质量召开政企圆桌会议,推行1921项服务“一次办”、1805项政务服务事项“零跑动”,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一企一策”“一事一策”全力打造玻纤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聚区,获评全省第三届营商环境优化县,纳税人满意度名列全国被调查县第一名。

  俯瞰犹江大地,江水如同一条墨绿色的飘带,蜿蜒于城郭之间,流淌在青山峻岭。流水不变,上犹却越发清新、美丽。

  乘一叶扁舟,泛舟犹江,饱览无边山水,感悟客家文化,一幅水天一色、宜居宜业的美丽画卷正在渐次铺开。(赖含炘)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