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古镇:见证赣南客家迁徙史
发稿时间:2024-01-24 22:32:00 来源: 赣南日报
2023年12月,在“七鲤古镇”举行的中国客家非遗大会现场,与会嘉宾在品尝客家米酒。 记者刘凯 摄
贡水之畔,古榕环抱的“七鲤古镇”。 记者刘凯 摄
□廖祥云
赣州城东部的贡江水面,清波涟漪,附近七条山脚一字排开,斜插江边,分开七条水路,犹如七条鲤鱼嬉戏抢水上行。赣南著名古镇——七里古镇,亦叫七鲤,由此得名。七里古镇内文物古迹众多,开发建设在强化保护和修缮的同时,还将瓷窑、漕运、客家文化内涵融入其中,让其特有历史文化韵味和景致得到充分显现。
贡水悠悠,千年七里。这座沉淀着贡江盛世文化的经典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书于北宋时期的《元丰九域志》中,就有七鲤之名。《赣州府志》记载,“赣州府城,晋永和五年(349年),太守高琰始建土城于章贡二水间,义熙二年(406年),徙赣水东”。赣水东即七里一带,府城设在七里古镇长达146年。这里的一座座古窑,一座座客家古建筑,见证了赣南客家迁徙的历史。从中原南迁的客家先民在此地驻足,再迁往赣南各地,并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赣南客家文化。
每个古镇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或历史或人文或景观……七里古镇却兼而有之,魅力无穷。自赣州建城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它经历千余年岁月沧桑,世代文明累累层积,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内容,城市文化、客家文化、瓷器文化、状元文化、木材文化、税务文化、建筑文化、渔民文化、仙娘庙文化、万寿宫文化、康王文化、东河戏文化、造船文化……在这里皆可以一一俯拾。毫不夸张地说,走进七里古镇,就像走进一幅浓缩且瑰丽的客家故事长轴。
其中,以七里古窑最为特别。古瓷窑是七里古镇历史文化的精华。这里的瓷窑兴自唐朝,盛于宋朝,曾经生产出青釉、白釉、褐釉等众多的古瓷贡品。因为水陆交通便利,瓷土和燃料资源丰富,这里的瓷窑自晚唐创烧以来,宋代达到鼎盛,到明初因瓷土衰竭而停烧。在长达几百年的制瓷史上,所烧产品种类繁多,釉色丰富,造型秀丽,工艺高超,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江西唐宋时期的五大名窑之一。
据载,带来古镇繁荣景象的,就是那些躲避战乱南迁的客家先民。唐代末年,藩镇割据,战争连年。赣州地处大山长谷,相对安宁的环境吸引了许多客家先民前来,唐末时期赣南人口快速增长,七里古镇在唐代开元年间就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村落。同时,唐末也正是七里窑的初创时期,那时大多数瓷器质量一般,少数质量稍好的青瓷釉色晶莹。这些瓷器,时代相同,制法不一,质量差异较大,由来自不同地方、技术各异的窑工所烧制。唐代,北方以烧造白瓷为主,南方基本不烧白瓷。七里古窑创烧的乳白釉瓷,产品没有经历一个渐进提高的过程,而是由中原移民中的优秀制瓷技工,来到七里古镇后,创烧出了赣南最早的白釉瓷。白瓷一鸣惊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后来,烧制于北宋年间的七里窑青白釉瓷,南宋早期烧制的仿漆器薄胎赭色釉瓷、褐釉瓷、黑釉瓷,还有褐黑釉瓷、乳钉柳斗纹罐等瓷器,造型独特,颇具韵味,是不可多得的精品瓷,远销海外。两宋时期,七里窑瓷器烧造达到顶峰。这些,都是客家先民带来的,他们带来了新技术,利用本地资源不断开拓进取,创烧新的产品。
元代,是七里古镇人口更新换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唐朝末期开始烧造的七里古窑,在经历了宋元几百年历史之后,许多从事瓷器生产业的居民,因为瓷土资源的枯竭而被迫转移去外地寻找新的瓷土之地。据说有的去往了景德镇,有的去了吉安,以致七里古镇民间留下了“先有七里镇,后有景德镇”的说法。
随着历史的发展,离开的窑工们去寻找新的家园,而七里古镇良好的天然水道,又吸引着中原地区的移民不断前来,一些早年从赣南迁往闽、粤两地的移民,因为喜爱七里古镇良好的生存环境,也纷纷在此定居。据镇上老人介绍:这里最早的居民是艾、葛、蔡、封四姓人家。先居于七里古镇的上坊一带,再向中坊、下坊发展。他们基本上是窑工,后来迁往景德镇等外地去了。自唐末始兴的瓷器业和元代兴盛的水上竹木运输业,为七里古镇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之迅速成为赣州的经济大镇,奠定了其文化发达的基础。
今天,七里古镇那些偶然散落在山坡间的瓷片,仿佛还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那些曾经在这里劳作的窑工们,他们的后代或许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但他们的根,始终深扎在这片土地上。
传虔城历史文脉,聚赣州文化高地。如今的七里古镇虽窑火不再,但它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却愈发凸显。通过精心打造的“七鲤古镇”景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憩度假综合体、商务文创示范区,其间的16座千年古窑、15组客家古建、54株滨江古榕、18座明清古码头及2条商圩古驿,共同绘就意境悠然的古色画卷。景区的十字古街,灰瓦白墙错落有致,花格窗古色古香,街巷中的夯土墙、入户匾额随处可见,处处流露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七鲤古镇”景区作为赣州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范式,破解了传统经营模式的同质化,正在着力打造“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产业链。景区通过丰富的业态组合、完善的品牌矩阵、优质的消费场景,吸引着八方来客。
工信部指出,2023年,我国通信业全力推进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
2024-01-24 18:38:00各种样式新颖的龙型玩偶、卡通挂串等“龙元素”商品备受青睐,充满年味的新春挂件、窗花、灯...
2024-01-24 17:58:002024-01-24 17:37:00
在泉州西北约70公里的山区,藏着宋元时期留存下来的古铁矿冶炼遗址,作为泉州乃至福建重要的...
2024-01-24 17:22:00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相关新型技术人才也不断涌现。
2024-01-24 17:17:00位于晋江入海口处的真武庙,被称为“八闽玄天上帝第一行宫”,这座道教庙宇坐落在泉州石头山...
2024-01-24 17:17:0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金融服务实体经...
2024-01-24 16:45:00中国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24日透露,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
2024-01-24 16:31:00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三亚多个海域发现剧毒僧帽水母。三亚官方24日发布消息,经专家现场调查,...
2024-01-24 16:15:00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
2024-01-24 15:47:00近期,资本市场出现波动,引发热议。——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突出回报要求,...
2024-01-24 15:39:00日前,中青报“有料青年”采访组在上海找到了一张床每月400元,性价比“天花板”公寓——位于...
2024-01-24 15:35:00加快推广应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持续打造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改进提升...
2024-01-24 15:13:00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4-01-24 14:46:00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姿态参与国际事务,需要善于运用法治。
2024-01-24 14:46:00增强包容性,消除数字鸿沟,是推动数字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24-01-24 14:43:0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
2024-01-24 14:43:00“伤情就是命令,前出就是出征!”2023年11月的北京,正值初冬,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
2024-01-24 14:43:00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要有正确思想和政策,而且要有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2024-01-24 14:41:001月23日,游客“打卡”西藏博物馆、拉萨药王山观景台等景点。
2024-01-24 14:41:002023年,在江苏太仓深耕对德合作30年之际,德国伯曼集团设施设备项目正式签约;本月初,伯曼...
2024-01-24 14:21:00记者1月24日从广铁集团了解到,自去年1月广深港高铁复通以来,受到跨境乘客欢迎,2023年全年...
2024-01-24 13:56:00李庆明,男,1963年10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200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云南省文山...
2024-01-24 13:44:00国新办24日就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国...
2024-01-24 13:45:00国新办24日就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李...
2024-01-24 13:45:00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厦门市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可观察到的鸟类已有六七十种,这是厦门大学环境...
2024-01-24 13:18:00记者今天从东航了解到,今年春运期间(1月26日—3月5日),东航计划投入客运飞机783架,总飞行...
2024-01-24 12:24:00近日,首届快手公益生态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以共建“短视频+直播”时代的数字公益生态为主题...
2024-01-24 11:38:00国务院国资委1月24日发布年度中央企业运行“成绩单”: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
2024-01-24 10:16:00“这边给大家分享一段史上‘最早的车祸记录’。
2024-01-24 09:41:00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3日发表《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白皮书,全面总结中国的反...
2024-01-24 09:41:00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 和孩子一起设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也可以尝试设立“无屏幕时间”,比...
2024-01-24 0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