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课堂 沉浸体验学不停
农历正月十六的安阳桥庙会上,甲骨文以绘画、手工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为这场传统庙会增添了别样的文化氛围。
“你看,它尖锐的爪子露出来,瞄着腰,像瞄准了猎物正要发动攻击的样子,这就是甲骨文中的‘虎’。‘猪’的肚子又胖又圆,还有一条小尾巴,特别形象,这些甲骨文我都学会了。”2月25日的安阳桥庙会上,12岁的刘一凡指着自己刚刚学会的甲骨文生肖说。
当天,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2023甲骨文识读大会第一季总冠军刘海清将甲骨课堂搬上了庙会,以甲骨文十二生肖为切入口,为过往市民讲解甲骨文,让市民在文与美中深切感悟到甲骨文的神秘魅力与字形之美。并现场在宣纸、扇面上书写甲骨文,在行云流水中为市民送上祝福。
“这些作品不仅形态栩栩如生,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古老神秘的文字魅力。从鼠、牛、虎到龙、蛇、马,每一个字都展现出了甲骨文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神秘的甲骨文化之中。趁孩子还没开学,带孩子来逛逛庙会,了解一下安阳的民俗文化,还能学习甲骨文,特别开心。”市民刘宇说。
与此同时,在红旗路与自由路口交叉口,将古老的甲骨文与传统的糖画艺术结合的甲骨文糖画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
舀起糖液,或提、或顿、或放、或收……十来秒的工夫,在糖画艺人曹根所的手里,有着尖尖脑袋和弯弯尾巴的甲骨文“蛇”便初见形状,引得围观的小孩子拍手叫好,垂涎欲滴。
“往年都是画生肖图案,今年和刘海清老师一拍即合,决定将甲骨文与糖画结合起来,利用甲骨文形象而生动的字体结构,有机融合学与美,让市民在味蕾中回味着甲骨文背后的殷商故事和绚烂文明。”曹根所说。
非遗聚会 地方文化显魅力
“这虎头鞋真漂亮啊!”“没想到在庙会上还能看到这样的老技艺。”农历正月十六上午,在北关区文化馆外,色彩艳丽的魏氏面塑、火红喜庆的王增书剪纸、活灵活现蛋壳彩绘……经过传承人的巧手打磨,每一件作品都让人直观感受到传统技艺的无限魅力。市民纪女士感慨:“以前家里老人给孩子做了很多虎头鞋,很多年没见到过了,今天在庙会上看到感觉特别亲切,希望家乡的老手艺能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今年,押花葫芦、烙画、装裱修复技艺、虎头鞋等非遗项目齐聚安阳桥庙会,一件件制作精良的非遗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大家有的询问价格,有的询问如何购买,还有的举起相机拍拍下了展台上的非遗展品。“今天在庙会上看到这么多非遗作品,真为家乡厚重的文化感到自豪。”文博园小学学生赵珂欣对记者说。
庙会上,曹马芝麻糖展位前聚集了不少品尝芝麻糖的市民。传承人申运海告诉记者:“曹马芝麻糖是省级非遗项目,就拿灌糖芝麻糖来说,灌糖过程要在1秒钟内完成,这需要我们手艺人不断提升技艺。芝麻糖上庙会,我们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让更多人知道这个非遗项目,让更多人了解品牌背后的故事。”
魏氏面塑传承人魏红刚说,捏面人儿本就是庙会上现场展示给人们的手工技艺。很高兴今年魏氏面塑能受邀参加庙会非遗项目展出,我感觉老手艺有了更多展现的机会。
在安阳人的心目中,只有逛完了安阳桥古庙会,才算真正过完了年。随着时代发展,古老的安阳桥庙会已从农贸物资交流会变成了融合时尚元素的现代庙会。2008年,安阳桥庙会通过审批,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阳桥古庙会是安阳民俗文化的盛典,申遗后被作为一项民俗被保留下来。这里不仅有传统的老手艺,也有现代社会的新元素。今后应该用好这一平台,在会上专门设置展区展示传统手艺,为非遗项目创造更多机会,组织安阳民间老手艺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的魅力,感受家乡厚重的文化。”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安民表示。
展销惠民 消费市场添活力
“这个型号的家电有以旧换新活动吗?”“这台车落地价多少钱?”农历正月十六上午,在东风桥南头,不少逛庙会的市民围在展销点前咨询。
今年的安阳桥庙会上,不仅有各类玩具的展销,还有不同地方的风味小吃,有的摊贩带来了自己加工的各种饰品、生活用具,连房产、家电与汽车也融入庙会,为该市消费市场增添了活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的安阳桥庙会,北关区商务局、住建局等单位组织了展销活动,这是今年北关区的第二次惠民消费活动,时间从2月19日至3月31日,涉及汽车、家电与房产促消费活动。活动期间,在北关区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新购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乘用车、新能源车,并在北关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缴纳车辆购置税的消费者,可按照购车价格(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含税价)的5%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0元/台)。
在家电展销区,记者看到,小至电暖气、破壁机,大到冰箱、中央空调等,除部分特价商品外,单笔消费可享受满2000元使用200元政府消费券、满5000元使用500元政府消费券。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销活动不仅释放了消费潜力,扩大了消费市场,也更好满足了市民美好生活需求,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今年1月,北关区就开展过一次消费补贴专项活动。”
“庙会上还卖房?”“过来看看吧,从6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都是经济实用型的。”本次庙会,北关区组织的部分房地产企业共推出优质房源3100余套。多家房地产企业正在开展房地产展销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现场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本次展销活动有的楼盘可以实现买房即办证,符合‘洹泉涌流’政策的,还可以在活动价基础上享受政府补贴,最高可优惠12万元。此外,多子女家庭购房并落户的也可享受一定补贴。”
品味美食 民俗风情家乡味
酥香爽口的炸血糕,香气扑鼻的饸饹面,清凉爽滑的凉粉,金黄酥脆的焦叶,不腻不粘的梨膏糖……逛庙会,美食必不可少,花样繁多的传统美食,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味蕾体验,也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展示。
2月25日上午,洹宾北路上,数十家传统小吃一字排开,不时有游客穿梭其间,品尝各色美食,一些小吃摊前甚至排起了长队。在一个挂着写有“炸血糕”字样横幅的摊位前,工作人员正拿着筷子,将一块刚炸好的血糕从锅里捞出,垫上油纸,抹上蒜汁,装入袋中递给游客。
“来,尝一口!”妈妈随手便准备将第一口留给一旁的孩子。“我不吃!”孩子受不了蒜味,躲开了妈妈递过来的血糕。“只有一点点蒜,吃不出来的,你尝尝!”孩子试探性地咬了一口,咀嚼了几下之后,又重新露出了笑容。“好吃吗?”妈妈问道。孩子使劲地点了点头,将剩下的血糕全部咽下。
临近中午,吕村饸饹面成了市民的不二选择。“到目前为止,您这儿大概卖了多少碗面?”一家饸饹面摊位前排起长龙似的队伍,记者走上前问。
“压根儿顾不上记录。今年庙会的食材提前好几天便开始着手准备,昨天下午,逛庙会的人就已经多了起来。”摊主申师傅忙到头都顾不上抬,他一边干活一边说。
“过年了就想吃这一口,来到庙会就是为了品尝地道的安阳美食。这次带着孩子来赶庙会,希望孩子能感受热热闹闹的年味儿,也祈福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市民韩振说。
食品快检 “舌尖安全”有保障
农历正月十六,安阳桥庙会火热进行。着装整齐的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对庙会上经营的商品进行巡查、快检,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让逛庙会的市民体验到了真切的消费安全。
庙会上,走亲访友,你买我卖,人员聚集,流动摊贩和经营业态多,品种繁杂,食品质量难以保证。为此,北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预先研判,提前制订庙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组织成立庙会食品安全保障领导工作小组,明确岗位职责分工,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以确保庙会安全稳定、经营有序,确保经营主体找得到、食品安全管得住、群众权益服务好。
庙会开始前,执法人员提前来到现场,及时摸清掌握庙会就餐地点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基本情况,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并对食品经营单位开展监督巡查,严厉查处无照无证经营、销售“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针对庙会上人员流动大、流动小摊点多的特点,北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门组织执法力量全程驻点保障,对参会食品经营者相关情况进行全天候监督检查,同时针对庙会食品的特点开展监督抽检和快检,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即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庙会期间,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宣传食品安全和消费权益相关法律知识等方式,积极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提高经营者及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消费维权意识,畅通投诉举报热线,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举报,确保消费放心。
科技加持 护航平安真给力
农历正月十六的安阳桥庙会是安阳人春节期间的压轴大戏,每年都会吸引数十万市民过桥祈福,这对会场水上安全保障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今年庙会期间,该市在安阳桥、东风桥和五七桥等水域组织水上应急救援队伍,部署6台水上冲锋舟救生艇,工作人员随艇备勤,做好随时救援准备。
2月25日9时许,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地向安阳桥方向走去。洹河岸边,安阳市北关区联合应急救援队水域负责人王帅带领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调试橡皮艇冲锋舟,为即将迎来的庙会“高潮”做足准备。“除了橡皮艇冲锋舟,我们还配备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抛投器等专业设备及院前急救物资。”救援队队长王东介绍。庙会前,他们制订了相关预案,确保在接到通知、前往相关水域、搜救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等环节临危不乱、各环节无缝对接,保障市民、游客的游览安全。
在五七桥洹河岸边,安阳市北关区消防救援大队2艘救生艇整齐待命,消防指战员对马达、救生衣、水域救援服等多种器材装备进行了细致清点,做到不带故障、不留隐患,确保器材装备以最优状态投入庙会水域安全保障工作。
庙会期间,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北关区应急管理局、北关区消防救援大队等多家单位、多支社会救援组织(队),出动6台冲锋舟救生艇,相关执法人员和志愿者50余人,为此次庙会提供不间断的水上安全监护保障,确保活动期间水域应急、治安任务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为确保庙会活动安全有序,安阳市公安部门创新空地结合,利用两台无人机高空视角广、行动迅速、定位精准的优势开展高空巡查,有效实现对庙会活动现场周边车流、人流的全覆盖,做到巡查全方位、无死角。同时,有效补充“车巡、步巡”方式的短板,更加细致地掌握活动现场情况,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无人机可以实时将现场画面传输到指挥部,指挥部能够及时获取现场信息进行综合研判,第一时间处置化解。
此次庙会,水域护航、科技的加持让巡逻执勤防控更精准、更有效,切实保障了群众安全。
垃圾分类?绿色家园齐心筑
2月25日,正月十六安阳桥庙会开场,安阳市分类办抓住庙会人流量大、食品多、文化氛围浓厚等特点,在庙会现场摆起了宣传摊位,让广大市民在了解传统非遗文化、品尝各色小吃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活动期间,市分类办联合北关区分类办与6家垃圾分类运营公司密切配合,在庙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上午9时许,在盘庚小学附近的宣传摊位,工作人员邀请过往群众共同参与垃圾分类转转盘、飞行棋等互动小游戏中,趣味横生的游戏关卡与垃圾分类知识相结合,让参与市民在游戏中既获得了小奖品,又掌握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通过发放环保手提袋、宣传页的方式,向大家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垃圾分类的收运模式以及如何正确投放垃圾,真正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居民群众从保护环境、文明生活的方面进行有效的生活垃圾处理,保持生活环境卫生、整洁、干净。“逢年过节,家里产生的垃圾会比平时更多,今天正好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贴合日常生活的垃圾分类知识,用处很大。”市民王阿姨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方式,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同,引导居民践行垃圾分类理念,共同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活动现场负责人郜卫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