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引领郑州开年“加速跑” 这一产业是“主引擎”

发稿时间:2024-04-01 10:58:00 来源: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2024年1~2月 九大国家中心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

  今年前两个月,郑州再交亮眼“成绩单”。

  3月27日,郑州市统计局发布1~2月经济运行情况,其中,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这一数字,在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和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稳居第一。

  下一步,郑州应该如何发力?

  今年前俩月,郑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领跑国家中心城市

  今年前两个月,郑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根据各地统计局的数据,郑州的表现,在几个较大的城市中,可谓“遥遥领先”。

  如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北京增长9%,增速排名第二,第三名是武汉,增长7.1%,第四名是广州,增长7%,其余城市均低于7%,且只有郑州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郑州规上工业增加值的上升势头同样出色,高于合肥的12.5%和长沙的10%。

  与自身相比,郑州今年前两个月的表现,也是近两年来同期最好的成绩(2022年,前两个月增速为8%;2023年,为8.5%)。

  亮眼表现不仅体现在今年,2023年,郑州强劲的增长态势就已十分明显。

  2023年,全国20强城市中,郑州的第二产业和规上工业发展堪称“一枝独秀”。

  虽然当时郑州二产增加值总量仅排在第18位,但二产增加值增速(11.1%)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8%)均远远高于其他19个城市,也是唯一在两个项目上均取得两位数增长的城市。

  依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优势,郑州一扫过去“疲态”(2021年,郑州GDP增长4.7%;2022年,郑州GDP增长1%),2023年,GDP突破1.36万亿元,同比增长7.4%,在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部省会城市中高居第一。

  汽车制造业成为郑州工业经济“加速跑”的引擎

  郑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郑州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从主要行业来看,2023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6%、67.0%和12.0%。

  从新动能看,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2%、13.8%、13.6%。

  今年前两个月,关于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数据,被郑州市统计局单独列出,增长48.1%。

  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崛起,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力。

  数字会说话。

  2023年,比亚迪产能最大、用工最多的整车生产基地在郑州航空港正式投产,郑州比亚迪板块当年完成产值334.7亿元,生产整车超20万辆。

  同年,上汽乘用车(郑州)二期工厂智能化生产线上,该工厂总投资55亿元,年产能30万辆。

  2023年,宇通客车出口销量年度首次突破万辆大关,同比增长78.87%……

  在头部车企的带动下,郑州汽车年产量达到83万辆、增长61.7%,其中新能源汽车31.6万辆、增长3.5倍。

  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成为郑州工业经济“加速跑”的引擎。

  保持强劲增长,郑州可开辟更多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汽车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产业格局在技术更迭中不断洗牌,郑州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新能源汽车虽然处于风口,但格局变化很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西三举例:

  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3.2万辆,产量居全国第一;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101.55万辆,反超上海;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超178万辆,成为新晋的全国第一……

  除了沿海城市在抢夺新能源汽车赛道外,中部城市也在不断发力。

  在合肥,该市汇集了江淮汽车、蔚来、比亚迪等6家整车生产基地,2023年汽车总产量达13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4万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军里的佼佼者。

  在长沙,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悄然崛起,2023年,长沙市整车产量88.3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2.69万辆,是郑州的两倍多。

  今年,郑州提出,将聚焦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加快推进上汽、比亚迪、宇通、东风、一汽等重点企业新能源整车项目和“4+N”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超70万辆,带动汽车产量突破14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增长60%以上、集群规模达到4000亿元。

  不过,赵西三也提醒,想要工业规模提质进位,郑州还需在更多领域发力。

  “可以给予制造业方面的专精特新企业更多关注。”赵西三说,郑州有很多国家级、省级的专精特新企业,对郑州就业、税收方面贡献很大。但有些企业受制土地因素,不得不将新扩建项目放在其他城市或者省外,郑州可以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留住这些优质企业。

责任编辑:何清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