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萍乡莲花县:农业产业高歌起 乡村振兴绘宏图

发稿时间:2024-06-17 08:50:00 来源: 萍乡日报

  仲夏时节,行走在生机勃勃的莲花大地,只见一垄垄富硒稻谷长势喜人、一株株荷花含苞待放,养殖场里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产业园内一袋袋莲花血鸭整装待发……一幅幅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聚焦“创特色、立标杆、挑大梁”的目标定位,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深挖产业资源潜力,在高处“布局”、在实处“落子”,全面做好“土特产”文章,走出了一条符合莲花实际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先后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一类富硒功能重点农业县、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入选2023年部省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县级先行标杆”、第一批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等。

  做好“土”字文章

  科学谋定粮经统筹、山水一体的发展方向

  莲花县是传统农业县,县域内80%的土壤富硒富锌,承担着全市最重的粮食生产任务。面对“小县小农”的基本农情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该县坚持将保障粮食安全摆在首位,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综合考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确保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保持稳定。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3.23万亩。同时,大力推广“稻油轮作”模式,将“农闲田”变“效益田”,今年油菜夏收面积约12万亩。

  莲花县拥有较好的原料生产基础,形成了以大米、莲子、大豆、油料为主的种植体系和以麻鸭、白鹅、肉牛为主的养殖体系。基于种养基础,该县明确了“种养融合、种为养用”的基本方向,同时,坚持用工业理念大抓农业产业化,全面打通“种—秸—饲—畜—肥—种”绿色循环生态链条。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11.85万亩,流转率达60.91%。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莲花县注重将农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与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多规合一”,并从人、地、产以及地方衍生指标四个维度,对农业空间进行差异化分区,科学布局十大康养农业基地。制定肉牛、富硒大米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全面理清资源、摸清底数、明确上限,最大程度地确保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与市场需求相贯通。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通过政策引导,胜龙牛业、吉内得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与众多高校院所以及院士专家建立合作关系,组建科研合作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推进品牌建设。

  做优“特”字文章

  坚定走好以品立产、以质取胜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莲花县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培优,按照标准先行、“三品”(品种、品质、品牌)融合、“五方”(政产学研用)共建、一体推进的原则,创新品牌赋能方式,补短强特、扬优成势,逐步推动莲花品牌由“养在深闺人未识”向“天下谁人不识君”转变。

  聚焦因地制宜,培优“好品种”。“特”的基础是品种。在种植业上,该县配套良种、良法、良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加大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力度,遴选了春两优华占、弋两优929、汇两优1号等8个水稻主导品种,成功承办全省优质稻米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工作会。在养殖业上,把标准化养殖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改良南方山区县肉牛“小牧场”、麻鸭“小水系”养殖模式,新建肉牛栏舍9723平方米,肉牛存栏5.9万头,年产麻鸭200万羽。大力扶持发展本地优势特色品种的畜禽种业,以实施莲花白鹅原种场“现代种业”发展项目为抓手,建立莲花白鹅“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进一步做大做强莲花白鹅产业。

  聚焦绿色有机,提升“好品质”。“特”的关键是品质。该县充分用好“绿色、有机”两块“金字招牌”,将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贯穿始终,将绿水青山、绿色产品融入品牌价值,打造“两品一标”农产品44个,莲花白鹅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莲花晶沙柚、莲花菜籽油、莲花山茶油、莲花青钱柳茶、莲花咸鸭蛋、莲花白鹅、莲花蜂蜜等11个农产品纳入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县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增至14个,富硒产品认证数量35个。全力推动农产品加工基地依规依标进行标准化生产,打造富硒水稻核心生产区1.1万亩,建立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1.2万亩。

  聚焦资源整合,打造“好品牌”。“特”的保障是品牌。该县坚持把品牌强农作为重要抓手,以产业育品牌、以质量铸品牌、以市场强品牌、以文化塑品牌,推动“莲小花”区域公用品牌实体化运营。组建60人的专业运营团队,建成3栋仓库,在拼多多、淘宝、抖音等平台上开设店铺20家,销售莲子、荷叶茶、血鸭、下饭菜等产品,日销售量破6万单,2024年3月快递费已降至1.75元/单,截至5月底物流快递单量已累计发出260万余单,线上销售额5000余万元。初步形成了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以胜龙牛业、吉内得等龙头企业品牌为主体,以牛肉、血鸭、白鹅、富硒粮油等农特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品牌矩阵”。该县还围绕将“莲花血鸭”打造成为“十大赣菜之首”目标,全力推动“莲花血鸭”品牌化创建,纳入首批全国预制菜登录宣展名录,并成功入选国家第十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做强“产”字文章

  不断激活三产融合、链条嵌合的乘数效应

  近年来,莲花县坚持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突破“乡村产业就是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带动更多农民进入全产业链各环节就业,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壮大“产”的规模。该县坚持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以龙头企业引领,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吉内得、胜龙牛业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3家,农业全产业链不断完善。胜龙牛业已成为盒马集团鲜切肉板块第二大供应商,分别在广州、南昌、深圳、长沙、武汉等城市入驻76家盒马超市,从2023年到现在,销售额增长60%,接下来准备进驻重庆、成都等区域,计划2024年突破100家。先后实施“惠农贷”“美食贷”“肉牛贷”等金融扶持贷款政策,今年截至目前已发放肉牛贷1381万元,已贴息18.29万元;共安排有效衔接资金2242.96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培育经营性、专业性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目前已建成省级A类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

  促进“产”的融合。该县坚持以打造湘赣边农产品加工基地为目标,全面拓展“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产业链条。2023年10月,莲花县食品产业园开工建设,县、乡、村三级成立项目服务工作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建设月月有变化、半年大变样。同时,围绕食品产业发展目标,将产业园划分为两个区域,即食品产业园(南岭园区)和食品产业园孵化基地,提高园区建设“含金量”,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莲花县食品产业发展承载能力。全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扶持企业扩大规模,鼓励企业引技术、引设备、引人才,出台一系列招商优惠政策,成立农业招商引资小分队,招商企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坚持以农兴旅、以旅促农,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家、省4A级乡村旅游点3家、省3A级乡村旅游点2家、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家。积极发展民宿等新业态,获评全省“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吉内得获评全国第一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全省仅两家。吉内得稻田民宿还被文旅部评为甲级旅游民宿。

  拓展“产”的市场。该县坚持以“莲小花”区域公用品牌和主打产品为抓手,依托政府、部门、企业、媒体、游客、农户等参与者的良性互动,借助区域主打优势,将区域内原有的“流量”转化为品牌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流量支持;同时,利用线上媒体矩阵、线下营销活动,“外引”以产品和品牌为关注对象的新流量,比如莲花血鸭、莲花肉牛等产品,通过“小蛮腰”、高铁专列、游轮等媒介载体,以及农博会、美食节等各类活动,走出莲花、走进大都市“出圈”发展。通过“内转+外引”的有效叠加,实现营销宣传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通过“莲小花”平台,今年莲花莲子、麻辣萝卜干两大单品分别在拼多多、抖音商城位列同类产品销量第一。

  “农”墨重彩绘“丰”景,无限生机绽沃野。当下,莲花县委、县政府正立足民生,以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的魄力和智慧,继续从“农”出发、向“兴”而行,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强力度乘风起航,奋力描绘乡村振兴宏伟蓝图。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