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何以殷墟 何以“顶流”

发稿时间:2025-03-13 15:57:00 来源: 安阳融媒

   

  八拼八抢建强市 奋勇争先谱新篇 

  3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透露,安阳殷墟博物馆自20242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日均接待量近5000人次,成为全国文博界的顶流”—— 

  何以殷墟 何以顶流 

  安阳融媒记者 张俊军 

  殷墟博物馆作为我国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如何让三千年前商代文明在当下、出圈出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给出答案:殷墟博物馆是几代考古人的梦想,是央地共建的样板,在促进考古事业发展的同时,成为了地标性建筑,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创新赋能: 

  从历史遗产到文化地标 

  太震撼了!大气恢宏的殷墟博物馆古朴典雅中透着现代气息,让人眼前一亮。高质量展览对伟大的商文明进行多脉络、多视角的全面呈现,让人流连忘返,我们不虚此行。”23日,热衷于博物馆游的北京游客吴臣峰和家人参观殷墟博物馆时发出感叹。 

  殷墟是中国考古圣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馆梳理展示殷墟近百年考古成果,依托近4000件(套)珍贵文物,构建以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等基本陈列为主,专题展览、特色沉浸式数字展览、临时展览为辅的多层次的展览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各类展览20个,全景式呈现了伟大的商文明。 

  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完整呈现了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的随葬品组合,让历史人物跃然眼前。在车马遗迹展厅,工作人员在游客面前现场清理文物,将考古过程转化为生动的公开课。与天津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王入大邑商——武丁卜辞探亲展,让36片武丁时期的甲骨珍品重回故乡。殷墟博物馆的展陈设计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单一叙事模式,以透物见人为核心理念,通过文物组合、专题特展、互动场景和馆际交流,将商代历史转化为可感知的鲜活故事。 

  在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展厅里,观众与商王武丁对话,拉近历史距离。伟大的商文明展厅内,跪坐玉人、亚长牛尊等20多件商代珍贵文物通过数字化采集加工,借助裸眼3D技术在同一空间同时呈现,并实现对文物数据的永久保存。以科技赋能,构建智慧化博物馆生态,殷墟博物馆荣获“2024年度科技创新博物馆称号。 

  现代化、高质量的展陈生动讲述三千年前商文明的鲜活故事,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文记载等新的表达方式,殷墟博物馆让殷墟起来,也成功地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逐步形成到中国旅游必到殷墟参观,看中华文化必看甲骨文字的广泛认知。我市出台《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方案、举措,并成立工作专班。一场场文旅盛事在殷墟博物馆举办,一项项重大举措围绕殷墟博物馆展开,全市上下聚力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持续为殷墟博物馆增势赋能。 

  学术深耕: 

  从考古现场到文明课堂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学术深度转化为大众能感知的文化温度。依托殷墟考古事业的不竭源泉,殷墟博物馆发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办的学术研究优势,发掘好、阐释好商文明的丰厚内涵。 

  殷墟博物馆建有科技考古实验室、高标准文物展厅、文物库房等,承担考古研究、文物修复、科技检测、研学教育、游客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为殷墟科技考古和文物的研究、保存、展示提供了高标准设施条件;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近20家博物馆建立合作,共同推动商文明研究深化;赴西安、湖北、上海以及法国等地参加学术交流活动10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37日,全国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156场活动在殷墟博物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冯时与大家一起探源溯流,从文字起源认识中华文明。已有十余位考古学、甲骨学、博物馆学专家学者走进殷墟博物馆商邑瞽宗讲堂开展学术讲座,线上线下受众超10万人。 

  开展博物馆+”跨界合作。殷墟博物馆与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双向奔赴,联合开展走进殷墟”“商邑翼翼等特色教育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合作共赢。 

  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殷墟博物馆打造立体化研学体系,推出的商传千年铸未来研学品牌入选2023年度全国最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该研学项目下设50余项子课程,探索社教课程+移动展览等多元化合作途径,并远赴广州、新疆、内蒙古等地开展特色体验研学活动,让博物馆成为没有围墙的文明课堂,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加学习。该馆全年开展社教、研学活动160余场,参与人数近3万人次。 

  文旅融合: 

  从门票经济到全域体验 

  来安阳,不只看博物馆。甲骨文咖啡、青铜文创……处处皆是殷墟。游客在社交平台分享攻略。 

  安阳市充分利用殷墟博物馆丰厚的文旅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殷墟博物馆与殷墟景区、洹河夜游、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等形成联动,提升殷商文化核心圈影响力、竞争力。 

  去年629日晚,殷墟博物馆南广场灯火璀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字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宣传推广活动盛大开启,以字为媒,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活动现场,安阳、濮阳、漯河、商丘、洛阳5座城市手挽手,深入挖掘汉字文化和商文化的内涵,共同发布串联五城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字精品旅游线路,深度探寻文字与商文化根源,实现文旅融合共赢。 

  夜游、夜赏、夜娱、夜购、夜食五大主题为脉络,殷墟博物馆开启全新夜间常态化延时开放模式,推出无人机表演和数字化沉浸式体验项目《再现·大邑商》等,打造夜游经济,构建文旅消费集聚区。 

  将商文明穿在身上,拿在手上,戴在头上,把安阳故事带回家,殷墟博物馆九大类500多种文创产品让高冷文物成为生活美学。作为全国博物馆文创联盟首批成员单位,殷墟博物馆的文创开发紧扣年轻化实用性,将商文明符号转化为日常消费热点。打造礼文宫”“天邑商等特色IP,设立礼文宫文创商店、子飨餐厅、甲骨文咖啡厅,并走进天津等城市。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文旅六要素,我市还推出畅行安阳”“美宿安阳”“文创安阳”“美味安阳”“乐游安阳”“演艺安阳,让游客流量变量。传播出圈 

  从开门大红到持续长红 

  “1500篇以上媒体报道、6500万以上传播流量,殷墟博物馆的出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化学反应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殷墟博物馆开馆即位列2024年第一季度热门百强博物馆第五,且连续两个季度蝉联百强热门考古遗址博物馆前30”榜首。我市以殷墟博物馆为新窗口,组织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统筹主流媒体、自媒体持续发声,开展矩阵式宣传,持续提升殷墟甲骨文的传播力、影响力。 

  殷墟博物馆亮相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大邑商奇遇记——赋彩大邑商社教活动被评为该博览会最佳教育活动展示案例;高质量承办河南省第九届讲解员讲解推介活动,策划推出殷墟博物馆百万游客纪念活动,举办纪念甲骨文发现125周年系列活动,持续保持博物馆热度。 

  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以及众多自媒体持续发声,形成矩阵式宣传。殷墟博物馆仅开馆前后一周内,中央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重点稿件1500余篇(条)。殷墟博物馆与宝鸡青铜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联动直播的青铜之光耀古今全网总转播量已超6500万。安阳融媒统筹协调北京、杭州、洛阳、四川(广汉)四地媒体,策划组织文脉千年回响五地连线直播活动,直播总观看量超1560万人次。 

  殷墟博物馆就是当今好的博物馆样板。226日举办的殷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说,在这里,普通游客能看懂展览,多媒体数字技术让公众产生兴趣,文物背后的故事也讲解得通俗生动,殷墟博物馆整体建设走在全国博物馆前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考古文物+文旅的成功范例。 

  众多的游客来到现场投票点赞,180万人次的接待量见证着殷墟博物馆的文化厚度和火爆热度,这些数字述说着好的博物馆样板的当之无愧。 

  殷墟博物馆的吸引力不仅来自文物的古老,更来自叙事的年轻、科技的赋能与服务的温度。当三千年前的商文明以沉浸式体验、生活化表达和国际化视野重新呈现,历史便不再是尘封的过往,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正如赵清荣所言:我们期待更多人在这里读懂商文明,读懂中国。 

    

    

责任编辑:何清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