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记者 蔡健雅)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国际交往愈发频繁,多语种语言环境建设与人才服务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4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积极推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雅宝路国际贸易商会携手共建的“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正式成立,不断为国际化人才服务与语言环境建设注入新动力。
作为北京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朝阳区汇聚各国驻华使馆,外事活动频繁,众多国际企业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带来前沿理念与丰富资源。朝外街道雅宝路地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区域内传统对外贸易合作基础和资源,打造出海泛俄语国家桥头堡,俄语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此次实践基地的建立,精准对接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践需求,实现资源共享。作为国内顶尖的语言类高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开设多个语种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语言人才。而雅宝路国际贸易商会在国际贸易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丰富实践资源。
依托实践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将获得更多接触实际业务的机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提升专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同时打造实践育人新平台,使其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载体。据悉,未来5年内双方将共同组建“俄语人才合作中心”,为商会会员企业及泛俄语国家贸易合作伙伴提供全面、专业的一体化俄语服务;开展俄语研究与培训,通过深化合作,培育一批既精通俄语又深谙经贸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也为企业储备优质人才,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朝阳区来说,该实践基地的成立进一步优化了区域国际化人才结构。提升了区域在国际交往中的语言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增强了朝阳区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朝阳区将语言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多管齐下打造优质多语种语言环境。扎实推进《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落实,打造让外籍人士能够“看得到、听得懂、用得好”的特色国际化服务环境。制作英文版《北京朝阳外国人手册》,投放至区内各领域的重点涉外服务点位;推广《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不断提升公共场所双语标识准确度;针对酒店餐饮、商业服务、医疗卫生等重点涉外领域需求,开展一线从业人员专题外语培训,全面提升社会面的双语服务接待能力。
值得的一提的是,未来朝阳区将继续深耕多语种语言环境建设与人才服务领域,持续放大既有成果优势,为区域的文化产业、对外贸易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朝阳区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