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江西会昌:小茶叶托起振兴梦

发稿时间:2025-04-20 20:07:00 来源:赣南日报 中国青年网

  清晨的会昌县庄埠乡寨富村庄溪茶场,薄雾如纱,茶垄间露珠晶莹。朱宝平俯身轻捻一枚嫩芽,指尖沾满晨露与茶香。这位曾辗转东莞鞋厂流水线的打工妹,如今已是年产值超260万元的茶企掌门人,更成为当地一名以茶兴业、以茶富农的探路者。

  茶山与人生的初相遇

  朱宝平1984年出生在会昌县高排乡,18岁那年,为减轻家庭负担,她揣着50元路费南下东莞,在鞋厂流水线上将青春揉进万千鞋样。从普通女工到小组长,从打工人到鞋业批发商,她用十年时间在异乡闯出一片天地。2016年,为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她毅然返乡创办牛肉馆,却在疫情冲击下遭遇创业“寒冬”。

  命运的转折始于2023年春天。庄溪茶场经营权转让的消息传来,朱宝平冒着细雨三探茶山。云雾缭绕的千亩茶园间,老茶人梅流东捧来一盏新茶:“你看这茶叶,杀青时越煎熬,香气越持久。”茶汤入喉的那一刻,朱宝平创业的勇气再一次被激发——过往在流水线磨出的老茧、在批发市场练就的胆识、在疫情冲击下淬炼的韧性,都成了她再次创业的底气。

  科技绘就茶业新图景

  接手茶场后,朱宝平开启了再一次创业。她斥资百万元引进智能杀青理条一体机,将传统制茶工艺提升至“100斤茶叶八小时完成杀青理条”的现代效率;她大胆创新,引入真空冻干技术,让春茶的鲜爽能穿越四季。不仅如此,朱宝平在茶山上种植2000多棵八重樱,精心规划 “樱花漫道”,全力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品茗”的茶旅融合新模式。

  这些充满科技范的改革,让老茶山焕发出勃勃生机。2024年,“庄溪茗茶”系列产品在各大茶博会上大放异彩,接连斩获上海茶博会特别金奖、两岸春茶王赛金奖,年产值更是突破268万元。看着自动化生产线上忙碌的身影,朱宝平难掩喜悦:“科技赋能,让老手艺有了新活力!”

  茶场通过“五统二分”管理模式(统一技术、回收、加工、品牌、销售,分户种植、管理),带动33户农户参与生产,其中23户脱贫户年均增收超6000元。村民郭来招一边麻利地采摘着茶叶,一边兴奋地说:“我一年到头都在茶山上做事,采茶、除草、管护,每天能挣80元,当天工钱当天结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一片茶叶盘活集体资产,去年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比三年前翻了两番!”庄埠乡寨富村党支部书记胡福建说。

  茶香里的共富密码

  在朱宝平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茶产业。村民胡长春种植了60亩茶叶,年产值超20万元。如今,在庄溪茶场,像胡长春这样通过种茶增收的农户越来越多。

  在朱宝平的心中,茶产业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目前,她正紧锣密鼓地筹建研学基地,未来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从采青、摊晾到炒制的完整制茶工艺。站在樱花树前,朱宝平目光坚定地描绘着未来的愿景:“当年走出大山是为谋生,如今回归大山是要致富。等八重樱染红茶山时,这里将成为集生态观光、非遗体验、电商直播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区。”

  暮色渐浓,庄溪茶场的自动化生产线依然在轰鸣运转。朱宝平轻轻捧起新研发的冷萃茶产品,看着茶汤在玻璃杯中流转生辉,感慨万千:茶叶沉浮就像人生,经得起高温揉捻,才泡得出回甘。

  朱宝平的故事,就如同她手中的这盏茶——初尝是创业的苦涩,细品是创新的清冽,回味则是振兴的甘甜。在会昌,这样的“茶种子”正在破土:全县5200亩茶园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茶旅融合带动3100余人增收。

责任编辑:张亦弛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