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3%的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45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7.2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这份成绩的背后,是崇仁县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数字转型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走进江西亚威电气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5G+工业互联网”智能平台正实时监控着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这个由企业与中国移动抚州分公司联合打造的创新项目,融合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移动云服务、DeepSeek技术及企业知识库等多项前沿技术。
“这是我们倾力打造的崇仁首个‘企业AI智能体’应用项目。”公司总经理王翠云介绍,该平台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设备数据实时采集分析。自今年3月上线以来,企业生产效率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25%,产品不良率下降40%。
这样的数字化转型案例在崇仁并非个例。明正变电、赣电电气、伊发电力等企业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也已建成投产。其中,明正变电的数字化车间、伊发电力的“5G+智慧工厂”项目技术水准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4年,明正变电、伊发电力双双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使全县国家级绿色工厂累计达到5家,省级绿色工厂6家;伊发电力还获评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全县已有4家企业获此殊荣。
创新引领 科技赋能培育新动能
在位于崇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江西万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内,智能化设备正在精准执行每一道生产工序。偌大的车间里,一名技术工人即可轻松管理整条自动化生产线,这种高效的生产模式令人眼前一亮。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司办公室主任任敏表示,自落户崇仁以来,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改造,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研发的产品成功填补了江西双零箔产业的空白,并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奖项。
“我们始终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崇仁县工信局党组书记方宁继介绍,为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该县创新实施人才引培“双一工程”(一产业一团队、一企业一博士)。截至目前,全县已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78名,对接服务35家重点企业。
在政策引领和创新驱动下,全县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9家、瞪羚企业7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8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0家。
服务升级 营商环境迈向新高度
在崇仁县政务服务中心的输变电“全产业链审批”服务区,一家公司的办事员谢园兰正在办理项目审批手续,“我经常来这里办理业务,非常方便高效”。
据方宁继介绍,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该县专门设立了输变电“全产业链审批”服务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审批服务。同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在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该县积极推进省级中低压输变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江西省变电设备研究院等专业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深化校企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问题。
在要素保障方面,该县大力实施“清园行动”,通过司法拍卖、收购和企业自主协议转让等方式,累计盘活崇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低效工业用地26宗,为优质项目落地腾出了发展空间。创新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原材料代采服务。2024年,该县为恒翔电气等4家企业代采铜、硅钢等原材料274次,金额达4.05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623万元。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创造,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崇仁县正以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为双轮驱动,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本报记者 胡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