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揉面的手托起摘星星的人!河南已飞出4位航天员

发稿时间:2025-04-25 15:03:00 来源: 大河报

  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从无人试验到长期驻留,神舟家族用二十六年的探索,铺就了一条璀璨的载人任务逐梦路,多名航天员接力续写问天传奇,其中,有四位来自咱河南!

  刘洋:“离地三尺不分男女”

  刘洋,女,汉族,籍贯河南林州,河南郑州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大校军衔。2010年5月入选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6月,执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2022年6月至12月,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圆满成功。

  刘洋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2023年9月15日,她曾到郑州大学作专题报告,她告诉同学们,当踏入航天员大队时,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两件事:“代表祖国执行任务;训练、学习,学习、训练。”“在训练中,我们成百上千次重复同样的操作,模拟同样的程序,连做梦都是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闭上眼睛,都能清楚地知道,哪个按钮,在什么位置,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并且能够准确无误的操作,对飞行中的情况熟悉得就如同呼吸一般,我们可以因为一个细节有疑问翻遍所有的书籍,一个动作不到位而上百次的重复。”

  刘洋曾言:“离地三尺不分男女。”她和一批批中国航天员用行动证明,“如果梦想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陈冬:“要成为飞得最高的人”

  陈冬,男,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大校军衔。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特级航天员。2010年5月,正式加入航天员大队。2016年10月17日至11月18日,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获圆满成功。2022年6月5日,作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指令长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圆满成功。

  2001年,23岁的陈冬从长春飞行学院毕业,然后进入空军服役,最初他一直得意于能够驾驶飞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可是两年后,当他在电视上看到神五飞入太空,看到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后,他暗下决心:“我要成为飞得最高的那个人。”

  2010年,经过层层严格选拔,陈冬如愿成为航天员大队的一员。2016年,他随神舟十一号飞天,与战友景海鹏在轨工作33天,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飞天的男航天员。在轨工作33天,也创造了当时中国航天员单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2022年,航天员陈冬又创造了一项纪录,成为我国首位在轨时间突破200天的航天员。2023年3月,陈冬获得中央军委颁发的二级航天功勋奖章。4月份,陈冬与战友刘洋一起,成为2023年航天公益形象大使,6月份被评为特级航天员。他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大校军衔。

  今天上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这也是河南籍航天员陈冬时隔两年再次担任指令长。

  作为河南人的骄傲,陈冬的太空之梦代表着无数的坚韧和奉献,也将为中国的宇航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新林:“从贝塔变舒克,又成了航天员”

  江新林,男,汉族,籍贯河南杞县,学士学位。1988年2月出生,2006年9月入伍,201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神舟十七号的飞行乘组中,1988年出生的江新林是一位“航天新人”。航天员汤洪波在媒体见面会上曾这样介绍江新林:“他最早是装甲兵工程学院毕业的,是双学士飞行员,现在来当航天员。我经常和他开玩笑说,你现在有坦克驾驶证、飞机驾驶证、飞船驾驶证,什么时候再去航母上学习一下,弄个航母驾驶证,这就全了。”

  有网友留言:“他从贝塔变舒克,又成了航天员”。从坦克兵到空军飞行员,再到成为一名航天员,“三连跳”的特殊经历背后,是他飞得越高越努力的人生。

  江新林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农村家庭,他从小就有一个“参军梦”。2006年,江新林考入装甲兵工程学院,如愿成为一名坦克驾驶员。临近毕业时,一个出乎意料的机会突然降临——空军面向各地军校招募飞行员。江新林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竟一路通过层层选拔。

  在空军航空大学完成半年的飞行理论学习后,江新林开始进行实际飞行,从一名坦克驾驶员,转变成了一名翱翔蓝天的飞行员。飞行生涯10余年间,江新林共安全飞行1000余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能够驾驶战机,守卫祖国海天,让江新林倍感自豪。此后,又一个机遇不期而至——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他“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了第三批7名航天驾驶员之一,开始了系统严苛的训练。

  宝剑锋从磨砺出。航天员江新林圆满完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江新林“飞”得越来越高,初心却始终如一。作为飞行者,他享受翱翔蓝天,也期待着遨游太空;作为军人,保家卫国是最光荣的使命。

  陈中瑞:“期待在太空圆自己一个武侠梦!”

  1984年,陈中瑞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名数学教师,母亲是一位农民,从小学到初中的这些年,他几乎没离开过家乡。和很多男孩子一样,陈中瑞从小就喜欢飞机,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

  高中时期,空军招飞选拔,经历了多次严格的体检和考核,他最终圆梦成为一名飞行员。从高中到军校,依靠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和自身的天赋,陈中瑞不仅成为了一名飞行员,还成功留任部队,成为一名飞行员教官。

  在空军某训练基地担任飞行教员期间,陈中瑞多次参加大项任务,多次荣获“优秀教员”“训练标兵”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后来,陈中瑞由单位推选,经过层层选拔,正式加入航天员序列。

  十几年的飞行教练员,为什么要“换赛道”进入到航天员领域?

  陈中瑞回忆,最初对航天员职业的憧憬,始于见到航天员杨利伟的那一刻。“当天下着雪,天气很冷。但听说航天英雄杨利伟回来了,很激动很兴奋,都忘了当时到底有多冷了。”

  当时心里种下的一颗种子,多年后终于开花结果。2018年,陈中瑞看到了航天员选拔的通知,于是报名,通过一路选拔实现了自己的航天员梦想。

  开了十几年飞机,带出了很多批飞行员“徒弟”,如今想要通过航天员的选拔,几乎所有都要从头开始。

  陈中瑞坦言,从飞行教练员到航天员,进入到新领域后最大的考验就是理论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要进行八大类两百多个课目的学习训练。

  除了理论学习,离心机、转椅等训练更是不断挑战着陈中瑞的体能和意志极限。“在坐离心机的时候,感觉特别特别难,到最后自己真的感觉要撑不下去了。当时就想着我是一名军人,宁可战死疆场,也绝不退缩。”

  对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此次的任务,陈中瑞透露,主要包括出舱活动、空间站日常运营维护、设备物资管理、科学实验等。

  “小时候就喜欢机械类的东西,就想着能当兵、能驾驶飞机更刺激,这也是我的爱好所在。也喜欢看武侠小说,特别向往成为里面的人物,飞檐走壁。” 陈中瑞说,这次上太空执行出舱任务,终于可以借助失重的太空环境,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武侠梦”。

  即将踏上太空旅程,陈中瑞心里充满了期待、激动、开心、兴奋。“为此准备了多年,今天,梦想马上就要实现。出征太空,是被祖国需要。为祖国出征,是一种幸福,我也很期待这一刻的到来。”

  回忆起飞行员时的首次单飞,当时的心态和如今一样充满激动、兴奋和开心,而面对太空任务则增添了责任感和压力。

  给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带“神秘礼物”,给自己带几张家人朋友的照片,还有自己父亲写的字——对于即将开始的太空旅程,陈中瑞直言,他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从飞行员时代的最高2万米高空,到如今航天员达到的400公里新高度,陈中瑞说:“神舟二十号乘组保证完成此次任务。”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未来

  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

  必将迈得更稳

  迈向更远

  河南籍航天员,加油!

  中国航天,加油!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