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内乡:龙头带动养殖智能化浪潮 机器人养猪正照进现实
发稿时间:2025-04-29 13:26:00 来源: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内乡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丁亚菲/文 受访者供图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大花岭村,21栋6层高的白色建筑拔地而起。
这里是内乡一个年出栏210万头生猪的养猪场——在这里,生猪享受着恒温恒湿的居住环境,机器人“保姆”提供24小时服务……
“二师兄”们的精致生活背后,不仅是传统养殖业的颠覆、智能农牧装备的更新迭代,更是南阳内乡迈向“中国农牧装备之都”的缩影。
全屋智能,“二师兄”们的精致生活
在内乡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每一位“二师兄”自打住进楼房,就拥有了“全屋智能”的精致“猪生”。
每一栋6层楼房,都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猪舍:五六层是母猪的“月子中心”,四层是保育猪的“幼儿园”,一至三层则是育肥猪的“成长公寓”。猪群还能通过天井内的电梯逐层流转,从出生到出栏,全程在智能化闭环中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这里,它们每天都呼吸着新鲜空气——智能环控系统四级过滤净化,可有效防控非洲猪瘟、流感等病毒粒子;新风通过独立风道精准输送至每个栏位,污浊空气则经灭菌除臭后排放,彻底解决了传统养猪场的臭气扰民难题。
食物和水的传送,也给人满满的科幻片既视感。高38米、臂展2365米的巨型饲喂机器人,通过管道将饲料“无接触”输送至各楼层饲喂端。智能饲喂系统如同“中央厨房”,根据猪的日龄、体重动态调整饲料配方。猪只需要用鼻子轻触饲喂槽,专属“营养餐”便能精准投喂。
搭载了可见光摄像头、红外热像仪、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是智能养猪系统的大脑中枢,相当于一个不需要休息的高级兽医,在猪舍上方或地面的轨道上来回游走,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可以24小时监测温度、湿度、猪群姿态等近20项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将自动预警并推送信息至饲养员手机,以便饲养员实时掌控猪舍内部情况,提高管理效率。这些看似发生在未来世界的真实场景,背后是牧原300万余套智能装备在做支撑。
在猪舍里搞研发,他们为智能养猪注入强大动力
“养猪,是需要深度定制化的。猪舍不一样,养殖环境不一样,对设备的要求也不一样。找外部企业定制化生产,成本太高,开发周期太长,很难适配我们的需求。”河南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冬表示。
2018年之后,这个曾被忽视的传统行业,迸发出惊人的创新能量。牧原先是成立了专门的智能化部,组建了超过千人的智能化团队。
这个庞大的研发团队,也曾陷入迷途。所幸,他们很快就开始结合实际需求搞研发,研发人员每月超过一半时间都待在养猪场。AI算法工程师也要学会辨认猪的叫声,每台设备在量产前都要通过“猪舍生存挑战”……
如今,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研发团队,正在努力把跟猪相关的所有指标综合起来,为每只猪进行健康评分。
在其研发负责人胡旋烨的描述中,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区分猪群状态,方便饲养员精准管理。如猪群出现健康问题,需要重点护理;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需提前制定健康保障措施;而对于生长状态良好的猪群,只用简单地关注其生长体征,饲养员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需要特别关注的猪群上。
据了解,目前牧原智能化研发团队超1200人,在智能化应用领域成果斐然,已拥有5大类30种智能装备,为智能养猪的未来注入了强大动力。
机器人养猪,让养殖行业有了新未来
牧原的智能化浪潮,催生了庞大的农牧装备需求;头部企业的强劲带动,也给足了内乡跨越发展的底气。
2020年,内乡县在建设“全国现代猪产业第一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农牧装备之都”的目标。
据内乡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万书平介绍,为了吸引优秀企业,内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建设了10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让来落户的农牧装备制造企业能够“拎包入住”;提供供应链金融,为企业提供融资300亿元;通过增量配电网和工业蒸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这些支持措施和牧原的订单赋能,吸引了大批牧原供应链企业落户内乡,与牧原零距离合作。
万书平说,目前正常运行的企业1900余家,年营业额达300亿元。其中,入驻农牧产业园区的农牧装备制造企业46家,2024年实现产值60亿元,税收4亿元,安排就业5000余人。
在深圳创业的内乡人庞红玉,也是被吸引回乡的企业家之一。在庞红玉看来,智能化农牧装备市场潜力巨大,还是一片蓝海,“未来,再让年轻人像以前一样去养猪,是不现实的。未来的养猪场,会大量采用智能装备、AI算法、人形机器人”。
在庞红玉的设想中,再过个三五年,机器人养猪就会成为现实。“机器人养猪,会是未来一个绝对现实的场景,也是必然趋势。”
今年初,牧原集团创始人秦英林率团队专门去了趟杭州,与很多生产机器人的企业探讨,如何将机器人全面推广到养猪的每一个环节。
他希望,通过智能化代替繁杂辛苦的人工劳动,让养殖行业的劳动者在更舒适的环境里体面工作,有尊严,受人尊重。
国铁集团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1519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
2025-04-29 13:16:00近日,由首都医学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保健中心牵头,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
2025-04-29 13:04:00揣着问题下沉、握着锄头思考、蹲在田垄交流、拉着部门研讨、冲在一线实干……这一幅幅生动的...
2025-04-29 11:24:00美方挥舞关税大棒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扰乱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很多企业无法开展正...
2025-04-29 11:24:00歌声里,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课堂外,大家的一次次关心,也成了她每周一次的期待。
2025-04-29 10:54:00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是新疆南疆最新打造的特色高效节水蔬果生产基地。
2025-04-29 10:54:00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也是万里茶道的起点,这里的丹山碧水,为茶树生长储备了先...
2025-04-29 10:54:00沙溪镇:茶马古道千年古镇的“新生密码”。
2025-04-29 10:54:00根据农业农村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文件通知,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广东将实施南海伏...
2025-04-29 10:51:00“您点击这个图标,就能阅读每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了。”4月28日上午,位于北京中青大厦的...
2025-04-29 10:33:00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2025-04-29 10:23:00当全球产业链面临关税挑战时,大湾区通过共享机场货站、互认安检结果等创新模式,协作拼出更...
2025-04-29 10:03:001947年,音乐家马可在佳木斯热电厂的车间创作了《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被誉为“中国工人阶...
2025-04-29 10:03:00每一滴汗水,都是时代的注脚;每一次耕耘,都在书写生命的荣光。
2025-04-29 10:02:00青春是人生中一段最具活力与希望的时光,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2025-04-29 10:01:00新疆在不断提升机械作业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不少高新技术应用正在助推新疆农...
2025-04-29 09:41:00近年来,那曲市文化和旅游局着力推动非遗工坊建设,以非遗工坊建设为突破点,促进非遗传承保...
2025-04-29 09:38:00从底蕴深厚的民俗村落到现代化工厂,从广袤壮美的山川地貌到戈壁深处的光伏“蓝海”,上合组...
2025-04-29 09:38:00秉持清醒的定力,研发不急不躁,路子不偏不斜,企业才能厚积薄发、稳健成长。
2025-04-29 07:25:00今年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多措并举,全面释放消费市场活力。政策红利叠加企业担当...
2025-04-29 06:49:00今年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规范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全网最低价”等不...
2025-04-29 06:50:00量身定制穿搭、运动计划,读懂你的睡眠状况与情绪变化,照顾你的宠物……在工业领域大展身手...
2025-04-29 06:48:00这个春天,许多年轻人爱上了“打野”(挖野菜),“野菜经济”也随之兴起。全球户外运动热潮...
2025-04-29 06:47:00继“朋克养生”之后,“矛盾美学”又一次显现在当代青年的消费观中。既能省就省,又能为兴趣...
2025-04-29 06:42:00踏青、采摘、县域游……越来越多的户外活动、社交活动,让年轻人的生活面变大。96.57%受访者...
2025-04-29 06:41:00最近,一批悬疑剧密集播出:《棋士》《沙尘暴》《借命而生》……被公认已经很“卷”的悬疑赛...
2025-04-29 06:39:002022年,王馨玉30岁,她和一同在城市打拼的嫂子都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于是相约辞职,回到西...
2025-04-29 06:35:00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智人...
2025-04-29 06:34:004月27日,在“五一”首都高技能人才的联谊活动上,记者遇到了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
2025-04-29 00:06:00当日中国队率先派出混双组合冯彦哲/黄东萍,对手为中国香港队新组合邓俊文/吴芷柔。接下来出...
2025-04-28 23:30:00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自动化运维班班长 张霁明:都是打坏的电源模块,一场雷雨,可能会打...
2025-04-28 22:19:00展望“五一”小长假,5月1日到2日,南方地区大部会迎来降水暂停,从3日开始降雨将增多,会波...
2025-04-28 2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