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原野上的数字化故事
发稿时间:2025-04-29 13:27:00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陈辉 本报财经全媒体中心 出品
数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社会,在新的科技革命中,随着5G、AI、物联网等技术渗透乡村,乡村振兴将不仅依赖政策扶持,更依托技术驱动的内生增长。
记者日前来到兰考,深入田间地头、村庄农户、产业车间,探寻“新原野”上发生的数字化故事。
在这里,5G信号与麦浪同频共振,区块链与泡桐木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AI算法正在重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叙事。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方案,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用数字化的犁铧深耕希望的田野。
数字化正在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齐民要术》,最终的目的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种田用上“大模型”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这两年最热的科技新词,很多行业因大模型而发生颠覆性改变。如今,在兰考这片因治沙闻名的土地上,人工智能的算法已注入田间地头,千年农耕文明与最前沿的大模型技术完成了跨越时空的握手。
记者来到兰考县仪封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在麦浪深处,同行的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项目经理秦济远拿着手机,对着刚抽穗的麦田拍了张照,3秒后,屏幕弹出提示:“当前土壤含水率18.7%,建议尽快启动滴灌系统。”这条建议来自中国移动最新发布的“万象耕耘”农业大模型,一个糅合了4000万条农技知识和卫星遥感数据的“AI老农”。
4月18日上午,在兰考举办的“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启动仪式上,中国移动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万象耕耘”农业大模型。已在兰考运行的这个大模型具备农技知识问答、农情智能预警、农田智慧灌溉、农作物长势监测、农事智能规划等五大核心能力。
给农田装上“AI大脑”,听着很酷炫,实际效果如何?记者一行在田间地头寻找答案。
4月以来,河南不少麦田出现干旱,在仪封镇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用手机控制着各种灌溉设备,现场可以看到平移式喷灌、指针式喷灌、固定式喷灌、滴灌等,连通的灌渠安装了智能水闸,水闸上装有水位雷达探测器,可以实时监测水位情况,由平台分析后实现水闸的自动升降。
用上大模型后,灌溉的决策由AI大脑来指挥,秘诀在于,田间已经装上了“四情”监测设备,包括灾情(监测气象、温度、雨量等)、苗情(通过摄像头看到农作物的长势情况)、墒情(监测土壤温湿度、含水率、导电率等),以及病虫情(虫情测报仪和孢子捕捉仪)监测。这些设备可以自动采集相关数据,结合AI大模型的分析,给种植户提供准确的农事建议。
自动灌溉的同时,大模型平台还指挥着无人机进行各种作业,常见的小麦“一喷三防”,一小时就能操作近百亩;还能用无人机进行高标准农田巡护、无人机测产、非农化非粮化监测等各种场景应用。当无人机掠过绿毯般的麦田,它们传回的不仅是高清图像,每一株作物的生长档案,都凝结在云端不断跳动的参数里。
数字化让春耕少了人声鼎沸的热闹,多了科技赋能的“静水深流”。兰考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鹏说,农业大模型凭借对土壤墒情、气象变化、作物长势的实时精准监测,提供了“耕、种、管、收”全流程农事活动服务,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病虫害智能预警、农机作业精准调度等,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进入“知天而作”的新阶段。
张庄村的智慧康养“五件套”
数字乡村,不仅意味着将先进的技术引入乡村,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的力量,改变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
从兰考县城出发,经过东坝头镇黄河湾,河水在这里甩出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道弯。张庄村,便是这最后一道弯上的村庄。如今,张庄村早已告别遍地沙丘,产业兴旺、蒸蒸日上,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清晨6点,73岁的村民游文超像往常一样起床,手腕上的健康手表同步记录着他的心率数据,墙上安装的人体行为感知器静静运转,床垫下的睡眠监测带则将他夜间的翻身次数生成报告,自动上传至村医李海昌的监测平台。
“有次不小心摔了一跤,还没等喊人,警报就直接发到了儿子手机上。”游文超指着墙上的SOS红色按钮说,“现在孩子们在外,心里踏实多了。”
游文超说的这些设备就是村民口中的智慧康养“五件套”,包括SOS报警器、人体行为感知器、健康手表、睡眠检测带和移动康养中屏。目前,村里98位高龄老人家中,都配上了“五件套”。
在村医李海昌的诊室,还配备了健康五件套(血压计、血氧仪、血糖仪、尿酸仪、智能心电卡),并连上了智能化平台,能够实时通过数据掌握村民健康动态。最让李海昌称道的是智能心电卡——这个巴掌大的设备是中国移动与郑州大学联合研发的多导联心脏健康监测产品,“村民双手夹住心电卡片30秒,AI就能生成准确率达90%的诊断报告,相当于中高级医师水平。”
村里老年食堂的康养大屏则成为新的社交中心。中午时分,老人们边看豫剧边通过AI语音点播养生课程。“上周播放了糖尿病食疗视频,现在天天有人来问菜谱。”食堂管理员笑着说。
这些数字手段不仅提升了村医的工作效率,还让他的工作成果更加显性化。通过健康五件套,村民健康数据可以导入其中,所有设备数据汇聚至智慧康养平台,形成数字化健康档案。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康养服务并非高不可攀,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每年只需要几百元即可享受。这项成果还获得了多项创新大赛的奖项,目前已在全省多个县市开始推广。
此外,全村公共区域建立了完整的视联网体系,实现了公共区域AI监控全覆盖。摄像头具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周界防护、防溺水等多种AI能力,可以大幅提升村级综合治理水平,动态实时关注村内老人、孩子活动情况,用科技的力量让村民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当古琴遇上区块链
兰考县堌阳镇的清晨总是从刨木声开始,这里是有名的乐器之乡,当年防风治沙的泡桐现在成了制作民族乐器的上好材料,镇上生产的古筝、古琴、琵琶、柳琴、阮等2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民族乐器畅销国内外。
如今,琴坊里正在上演一场数字革命,中国移动为当地打造了乐器区块链溯源平台,可对乐器全生命周期进行精准追踪,顾客扫码即可查询验证产品真伪、了解产品品质,既为消费者筑起了坚实的防伪屏障,也激励企业更加注重品质与信誉。
记者来到一家名为君谊乐器的乐器厂,新出厂的古筝都自带“身份证”,轻轻一扫,手机界面上就会跳出来一个溯源码,产品信息、材质、尺寸、工艺等级、质检信息、生产商等一目了然,点击还可以看到生产场景的图片和视频。
不同于常规的产品溯源,这套系统植入了区块链技术可信、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融合供应链防伪与溯源功能,构建起一套从乐器生产加工到销售平台的全链条透明数据追溯体系,为兰考乐器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数字化的广泛应用,最终是为了推动乡村产业创新。兰考“新三宝”蜜瓜、红薯、花生等特色农产品,如今也都用上了区块链技术,消费者通过手机,就可扫描出生产主体资料、产品生产管理过程、检测信息等内容。目前溯源平台累计接入30余种农产品,为7735批次农产品赋码。
记者在“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的展览现场,见到了兰考县红薯协会会长张世坡,他拿起一提印着二维码的红薯说,兰考蜜薯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供应链的透明和可追溯,价值大大提升。去年,河南首个盒马村还落地兰考县小宋镇,村里出产的红薯已通过盒马供应链输送到全国各地门店,消费者点击盒马APP下单,就可以便捷品尝到黄河滩沙质土壤培育出的软糯香甜“小蜜薯”。
这里曾经风沙、盐碱、内涝三害严重,在兰考人民的接续努力下,种植泡桐、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兰考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崛起,乐器、家居、食品等产业不断培育出数字“新物种”。
站在张庄村的黄河渡口远眺,奔涌的河水与流动的数据仿佛在此相遇。60年前,这里种下的是生存的希望;今天,数字原野上生长的是发展的智慧。从治沙到治“数”,兰考乡村的数字化实践揭示了一个命题:乡村振兴的本质,是让传统农耕文明在数字时代获得新的表达方式。
当大模型遇上小农户,当区块链连接老琴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赋能的表象,更是乡村振兴的故事正在被重新书写。
实践者说
用数字化引领乡村振兴
□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院长、兰考县政府党组成员(挂职)史凤改
2023年7月到兰考从事智慧农业方面的工作,对于一个长期坐办公室的人来说,这既是新的挑战和考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一年多的时间扎根兰考,和团队的同事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实现了智慧农业从0到1的突破,在实践中收获了不少体会。
把握“科学求实”的焦裕禄精神。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推进数字乡村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科学求实”。兰考县5G+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设计之初就明确了“以用为主、为用而建、为解决问题而生”的基本原则,建立了“数据预警、系统吹哨、部门报道、处置销号”的闭环工作机制,把“实用、易用、好用”作为衡量平台建设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平台受到了政府部门和农民的广泛好评。
顺应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农业是国之大事,我们时刻面临着粮食安全的“大考”。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根本出路在科技。中央近期连续下发了多个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发挥数字化的引导作用,全面赋能乡村振兴。我们在系统建设中坚持顶层设计和规划先行,梳理确定了“田村一体”的整体架构和思路,按照“先易后难、先共性后个性”的顺序,首先上线农业生产环节的“高标四情、农事服务、灌溉控制、农技问答”等智能化服务,希望用数字化的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协同,真正帮助种粮大户节本增效。
真正破解农业农村难点、痛点问题。例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长期存在无统一市场、低价处置、家底不清、产权模糊等问题,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我们在兰考县探索建设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形成可信、可追溯、不可篡改的“农村‘三资’一本账”,建立“三资”统管、产权交易、网报支付、预警监测、合同管控、财务公开等全方位的数字化监管体系,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公开化,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可以说,数字化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科技创新驱动农业转型的“大势”,随着5G、AI、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普及,数字赋能“三农”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大有可为。
国铁集团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1519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
2025-04-29 13:16:00近日,由首都医学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保健中心牵头,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
2025-04-29 13:04:00揣着问题下沉、握着锄头思考、蹲在田垄交流、拉着部门研讨、冲在一线实干……这一幅幅生动的...
2025-04-29 11:24:00美方挥舞关税大棒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扰乱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很多企业无法开展正...
2025-04-29 11:24:00歌声里,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课堂外,大家的一次次关心,也成了她每周一次的期待。
2025-04-29 10:54:00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是新疆南疆最新打造的特色高效节水蔬果生产基地。
2025-04-29 10:54:00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也是万里茶道的起点,这里的丹山碧水,为茶树生长储备了先...
2025-04-29 10:54:00沙溪镇:茶马古道千年古镇的“新生密码”。
2025-04-29 10:54:00根据农业农村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文件通知,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广东将实施南海伏...
2025-04-29 10:51:00“您点击这个图标,就能阅读每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了。”4月28日上午,位于北京中青大厦的...
2025-04-29 10:33:00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2025-04-29 10:23:00当全球产业链面临关税挑战时,大湾区通过共享机场货站、互认安检结果等创新模式,协作拼出更...
2025-04-29 10:03:001947年,音乐家马可在佳木斯热电厂的车间创作了《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被誉为“中国工人阶...
2025-04-29 10:03:00每一滴汗水,都是时代的注脚;每一次耕耘,都在书写生命的荣光。
2025-04-29 10:02:00青春是人生中一段最具活力与希望的时光,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2025-04-29 10:01:00新疆在不断提升机械作业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不少高新技术应用正在助推新疆农...
2025-04-29 09:41:00近年来,那曲市文化和旅游局着力推动非遗工坊建设,以非遗工坊建设为突破点,促进非遗传承保...
2025-04-29 09:38:00从底蕴深厚的民俗村落到现代化工厂,从广袤壮美的山川地貌到戈壁深处的光伏“蓝海”,上合组...
2025-04-29 09:38:00秉持清醒的定力,研发不急不躁,路子不偏不斜,企业才能厚积薄发、稳健成长。
2025-04-29 07:25:00今年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多措并举,全面释放消费市场活力。政策红利叠加企业担当...
2025-04-29 06:49:00今年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规范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全网最低价”等不...
2025-04-29 06:50:00量身定制穿搭、运动计划,读懂你的睡眠状况与情绪变化,照顾你的宠物……在工业领域大展身手...
2025-04-29 06:48:00这个春天,许多年轻人爱上了“打野”(挖野菜),“野菜经济”也随之兴起。全球户外运动热潮...
2025-04-29 06:47:00继“朋克养生”之后,“矛盾美学”又一次显现在当代青年的消费观中。既能省就省,又能为兴趣...
2025-04-29 06:42:00踏青、采摘、县域游……越来越多的户外活动、社交活动,让年轻人的生活面变大。96.57%受访者...
2025-04-29 06:41:00最近,一批悬疑剧密集播出:《棋士》《沙尘暴》《借命而生》……被公认已经很“卷”的悬疑赛...
2025-04-29 06:39:002022年,王馨玉30岁,她和一同在城市打拼的嫂子都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于是相约辞职,回到西...
2025-04-29 06:35:00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智人...
2025-04-29 06:34:004月27日,在“五一”首都高技能人才的联谊活动上,记者遇到了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
2025-04-29 00:06:00当日中国队率先派出混双组合冯彦哲/黄东萍,对手为中国香港队新组合邓俊文/吴芷柔。接下来出...
2025-04-28 23:30:00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自动化运维班班长 张霁明:都是打坏的电源模块,一场雷雨,可能会打...
2025-04-28 22:19:00展望“五一”小长假,5月1日到2日,南方地区大部会迎来降水暂停,从3日开始降雨将增多,会波...
2025-04-28 2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