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小梨变身“致富果”

发稿时间:2025-05-06 13:41:00 来源: 江西日报

  汤亚男 本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

  暮春时节的赣西北山区,微风拂过1400亩连片梨园,掀起层层绿浪。铜鼓县三都镇西向村的果农们正抢抓农时,在梨园奏响春管“进行曲”。

  “现在是梨园管护的关键期。管护是否得当,是果树挂果率和保果率高低的关键。”西向村的一处梨园里,村民陈春生介绍道,“过几日就要给梨树疏果,接下来是给幼梨套袋,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这名与梨树打了30年交道的“土专家”,去年靠着科学种植实现亩产500公斤,刨去成本,净赚12万元。

  陈春生盘算道,“今年入春后天气格外好,花开得也更密,倘若后续天气正常,再加上精心管理,产量相比去年预计能翻一倍。”

  在西向村,像陈春生一样的梨农还有很多。西向村的致富密码,藏在独特的自然禀赋里。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驻西向村第一书记杨建介绍,近年来,得益于当地的地理气候优势,西向村梨园数量逐年增加,年产梨近千吨。“咱们这里早晚温差大,种出来的梨更甜、口感更好,很受市场欢迎。”杨建说。

  为帮助村民提升种植水平,西向村多次邀请省里的果树专家前来进行技术指导,还组织当地梨农外出参观学习。梨农吴德平告诉记者,得益于技术指导,他的梨园最近刚刚安装了高压弥雾系统。“相较传统喷药方式,高压弥雾系统的雾滴更为细小,喷药更为均匀,作业速度更快,有效减少了药液的浪费与流失,更契合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趋势。”吴德平说,“每一次的技术指导都会帮我们解决果树种植中的实际问题,高效又实用。”

  修建免费冻库、统一产品包装、完成富硒认证、帮助开拓销路……如今,在村里的大力支持下,梨产业正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每年可带动就业200余人,梨农们也干劲十足。“村里支持,我们的底气也更足了,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小梨做成大产业!”吴德平信心满满地说道。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