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老街今朝奏新曲

发稿时间:2025-05-09 11:19:00 来源: 客家新闻网

  □李林烜 赖胜烽

  暮色中的龙南市黄道生骑楼老街,非遗民俗踩街巡游正火热上演。祥龙翻腾、瑞狮跃动,彩带龙与高杆龙在人群中穿梭,客家山歌与擂茶香气交织升腾。这条见证百年商贾往来的老街,如今正以“非遗+消费”的新模式焕发活力,成为赣南文旅融合的鲜活样本。

  “难怪导游说‘没到骑楼老街,不算到龙南’!”广州游客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龙南消费场景升级的深层逻辑。沿街店铺里,客家烫皮、过水溜等特色美食供不应求,街道上每逢周末、节假日挤满了游客。70岁老住户徐显浩感叹:“年轻人带着手机来打卡,老屋成了新风景。”

  “我们以‘六街九巷’为载体,让每个转角都有文化触点。”龙南市城市社区管委会副主任廖颖娴介绍,通过打造“六街九巷”主题格局,串联非遗体验、特色餐饮与文艺展演,如今老街已形成“游城墙、逛古街、赏非遗、品美食”的沉浸式消费链条。2024年,老街接待海内外游客273万人次,文旅融合的“流量”正加速转化为消费“增量”。

  老街的热闹只是龙南消费火热的一角。燕翼围前,凤眼珍珠、客家米酒等客家特产堆成小山,销售非常火爆。“大湾区游客一车接一车,忙得脚不沾地!”摊主赖大爷擦着汗笑道;汶龙镇的圩日集市上,“灰水嫂”店铺里热气裹着韭菜香气扑面而来,“大家快尝尝,趁热最好吃!”店主黄春梅招呼着拍照打卡的年轻人;博美悦城开启“五一”游园会,动漫角色扮演与街头歌手引爆青春浪潮;栗园围的《天下客家》沉浸式演艺则带领游客体验客家文化。“之前来龙南都是游山玩水逛围屋,现在朋友都说来龙南得‘赴个圩’,这次我连行李箱都塞满了!”香港游客陈先生展示着刚买的龙南文创产品和一大包石斛鲜条,满脸笑意。

  夜幕降临时,世客围的音乐喷泉翩然起舞,阳明心谷的灯光秀流光溢彩,平安驿的汉服巡游霓裳幻境……此时小红书实时热榜上,关于龙南打卡旅游等话题的热度正迅速攀升,游客们举起手机拍摄的每一帧画面,都在将龙南景色定格成数字时代的文旅名片。

  年轻人是夜经济的消费主力。龙南市旅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精准推送篝火晚会、汉服夜游等主题活动,邀请旅游博主、美食达人实地探店,结合《天下客家》演艺、音乐喷泉等夜游项目,有效拉动夜间休闲消费,成为点燃龙南夜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

  消费热潮的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五一”期间,龙南市发放30万元文旅消费券,联动邮储银行信用卡满减、农行60万元无门槛消费金形成叠加效应;龙南首届“房博会”上,政府购房补贴与专属特价房源吸引众多家庭咨询预定;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现场,市民刘先生算着账:“政府补贴叠加商户优惠,旧车抵了1000元,划算!”政策红利直接带动消费的升温。

  “‘五一’假期是检验老街改造成效的关键窗口。”黄道生老街某餐饮店主表示,其主打东北、客家融合菜的新店选择此时开业,正是看准消费回暖趋势,“开业首日客流量突破300人次。”据观察,该街区超六成商户在节前更新了非遗主题菜单,与夜间巡游活动形成消费共振。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龙南外地游客同比激增670%,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其中过夜游占比超86%。数据的跃升,是龙南紧扣文旅“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推进农商文旅一体发展新格局的展现。目前,该市已打造农文旅、文商旅、夜经济等融合景区30余个,旅游民宿集聚区13个,住宿接待能力超1万个床位。

  从骑楼老街的非遗烟火到乡镇圩日的特产飘香,“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与商户创新业态的探索齐头并进,龙南正以多元场景激活消费潜能,用文化基因赋能商业脉搏。徐显浩老人望着老街熙攘的人潮感叹:“从前觉得老街是‘老’的,如今再看,倒是成了‘新’!”在这座客家小城里,青砖灰瓦与霓虹灯影交织,传统非遗与潮流消费碰撞,一场全民参与的消费浪潮,正为这座城市注入澎湃动能。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