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萍乡安源区:传承红色司法基因 创新多元解纷路径

发稿时间:2025-05-16 10:49:00 来源: 萍乡日报

  汤敏 龚迪雅

  近年来,安源区法院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积极探寻党领导下最早具有司法性质的机构雏形——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裁判委员会中蕴含的红色司法“基因密码”。

  安源区法院在红色司法文化的浸润下,传承红色基因,坚守法治初心,构建独具特色的“法系列”工作矩阵,奋力开创新时代法院工作新局面。

  “法之道”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上世纪,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裁判委员会在调处工人矛盾、化解工人争执时,曾倡导工友“平心静气,依法据理”,并进行“恳挚的劝导”,竭力将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安源区法院积极传承这一做法,从建材、物业合同类案件入手,成立“法之道”诉调对接服务站,吸纳24位民营企业家等作为常驻调解员,深入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工作。

  “原本以为这笔工资拿不到了,没想到法院一调解就解决好了。”当事人张某拿到工资后激动地说。在张某等27名务工人员被某装修公司拖欠工资一案中,“法之道”诉调对接服务站为充分发挥“商人商治”调解优势,由驻站法官邀请相熟的商家作为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推动该案当天顺利调解。

  “行业调解零费用、‘懂行规’、高效率的优势,能够帮助商事纠纷实现快速化解。”安源区法院高新法庭庭长樊雨兰说。自成立以来,“法之道”诉调对接服务站化解纠纷1800余件,调解成功率78%以上。

  “法之光”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作为‘红领巾诞生地’,安源区法院结合安源红色历史,打造红色普法研学路线,最大化实现红色教育与普法宣传相融合。”安源区法院少年法庭法官邹小蓉说。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安源裁判委员会进行了15项党领导下的司法探索……”讲解员邓汝琴为来访的学员们介绍安源裁判委员会的历史。2022年,安源区法院以安源裁判委员会旧址为原型,打造法院初心文化基地,吸引省内外160余家单位参观调研,达3800余人次。而法院初心文化基地也是红色普法研学路线站点之一,目前已接待辖区近1300名学生开展活动33场。

  近年来,安源区法院高度重视少年审判工作,办理涉未案件140余件,成立“法之光”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室,对涉刑未成年人回访帮教69次,切实开展未成年人帮扶救助工作。

  据悉,安源区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案例被司法部列入全国司法行政案例库,邹小蓉获评“全国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少年法庭获评“江西省青年文明号”。

  “法之信”实现金融案件提速解纷

  近日,孙某因投资失败,无力偿还某银行贷款40余万元被诉至法院。安源区法院收案后,在双方均有调解意愿的情况下,迅速组织双方到“法之信”多元解纷工作室调解,为双方解开事结。最终,某银行同意分期还款并减免部分利息,孙某当场支付了第一期欠款。

  2024年6月,安源区法院联合安源区金融办、萍乡市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打造“法之信”多元解纷工作室,吸纳15名金融行业调解员等参与诉前调解,至今已调解金融纠纷360余件。

  “安源裁判委员会‘秉息事宁人之旨、持正道公平之法’的宗旨与新时代‘枫桥经验’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尝试探索在金融审判中融入红色司法智慧,不断提升金融纠纷化解效能。”五陂法庭庭长尹天兰说。

  打造政法银企对接模式,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站,编发金融审判执行白皮书……安源区法院多举措促进金融案件提速解纷。近年来,安源区法院金融案件受案数持续下降,获评全省金融领域担当作为先进集体等。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