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最后一笔党费

发稿时间:2025-05-19 12:55:00 来源: 客家新闻网

  □朱建文 朱榕 谢智林

  5月13日下午,一名面带悲伤的居民行色匆匆地来到崇义县统计局,顾不上坐下喝口水,便找到工作人员说:“同志,向组织报告!我父亲周才盛于5月11日病逝,临终前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把这205.2元党费上交党组织,请帮我登记好。”周才盛,这位有着61年党龄、年过八旬的老党员,以这种形式履行了他坚守一生的誓言和党员的最后一次义务。

  晚霞如炬:退休不褪色的信仰坚守

  周才盛,1941年10月出生,196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退伍军人。1984年,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县里择优将他从司法局调至统计局担任农调队队长。这一待就是17年。

  退休后,周才盛一如既往地保持以前养成的习惯,每天雷打不动观看《新闻联播》,经常翻阅党报党刊,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学习的热情丝毫不减。

  作为离退休党支部的一分子,他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2024年以来,饱受心脏衰竭等疾病纠缠的周才盛身体更加虚弱,腿脚也变得沉重不便。可缴纳党费的日子,他却比任何钟表都准时。每月初,在县城北门公交站台上,总能看到一个步履蹒跚的身影,在老伴搀扶下倔强地登上开往县政务大楼的公交车。县统计局党务干部钟飞回忆道:“每次劝他让我们上门收党费,他总是摆摆手,说‘你们工作忙,别为我这点小事来回折腾’。”

  5月11日,周才盛因身体不适住院。那天他还观看了《新闻联播》,躺在病床上休息时似乎想到了什么,用微弱但坚定的声音对儿子周晓明说:“我是一名党员,是受党和组织培养教导了一辈子的干部,决不能拖欠组织一分一厘。我走了以后,一定要代我将这笔党费上交给组织!”人生中最后一个心愿,依旧和他心里最敬爱的党紧密相连。

  基层淬火:数据战场上的老兵

  1965年盛夏,某部队营房内,22岁的周才盛捏着贵阳水利部门的调令无比开心。当他收拾行囊踏上绿皮火车,却在途经长沙时接到电报:“养父病重。”车轮与铁轨的轰鸣声中,周才盛攥着车票呆立半晌,最终在长沙站台转身返乡。后来,他去了文英公社当文书,一干就是19年。

  1984年春,崇义县司法局档案室内,崇义县第一任统计局局长曾昭友疾步而入,对周才盛说:“老周,我向县委打了几次报告,终于把你们这些精兵强将要过来了!”为组建农调队,曾昭友已在全县物色人才快一个月。经了解,周才盛严谨敬业,工作踏实,正是统计工作稀缺的人才。

  “老周较真起来,田埂都要量三遍。”退休干部李晓春记忆犹新。1991年早稻收割季,扬眉镇农户上报亩产骤增25%,周才盛就赤脚蹚过五里田埂,蹲在晒谷场一包包用地秤量。“周队长,差不多就行了!”村会计递来的估算表被他轻轻推开:“假数据就像霉米,掺一粒整仓都得糟蹋!”湿透的衬衫贴着佝偻的脊背,在昏黄的灯下核验至深夜……

  为做好收入调查,周才盛和队员们就借住在农户家里,和他们同吃同住。农忙时节,他就带着队员们一起帮农户割稻子,邻里发生矛盾了又积极调解,乡亲们无一不对他称赞连连。白天走访时,他带着队员们顶着烈日爬坡过坎,晚上围坐在村民家中的矮桌旁,一边整理数据,一边听村民们念叨家长里短,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家庭收支细节,也记下了老乡们的信任与期盼。周才盛担任县统计局农调队队长期间,带领统计机关屡获全市农调先进单位。

  薪火相传:两枚纪念章与数封家书

  周才盛去世后,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一个精心保管还上了锁的小木箱,打开后发现里面放着他最宝贵的东西,有党徽、退伍军人优待证、退休证,还有两枚金灿灿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他和老伴在2021年同时获得的。儿子周晓明回忆道:“那年县里特地派了工作人员上门给我父母颁发奖章。他们既激动又开心,这几年还总念叨这件事。”

  好的家风如同血脉一样流淌传承。受父亲的影响,周晓明和哥哥都积极响应号召参军入伍。周才盛对此很骄傲,但又担心儿子不能适应部队的训练和生活。自此,某军港的月光下,总有个黝黑的水兵借着灯光读着一封封父亲的亲笔信:“浪大时想想红军过草地,想家时就摸摸胸口的党徽……”30年过去了,周晓明珍藏的几十封家书边角已经泛黄,父亲的字迹在岁月的冲刷下也日渐模糊。

  1999年的一个梅雨夜,崇义华森公司厂房的铁皮顶棚被雨点击打得砰砰作响。周才盛踩着积水摸到车间角落,手电筒光圈里,周晓明盯着下岗分流协议发怔。“晓明,你是一名党员。我们加入党组织,不是为了捞好处,而是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现在到了你当榜样的时候了,咱们得带头把厂里的决定落实到位。”从始至终,周才盛从没想过要为家人谋取出路。周才盛常教育子女:“你们要凭能力工作,能做怎样就怎样!”周晓明满怀感激地说:“以前我也想不通,现在终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周才盛只是一名默默无闻、耕耘一线的普通党员,是老一辈党员干部代表中的一个生动缩影。他用一生践行着入党前的铮铮誓言,闪烁着令人肃然起敬的党性光辉,展现了一位老党员的责任担当和赤胆忠心。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崇义县深入开展“暖色党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关爱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党费常态化“救困扶弱”使用机制,真正让带着温度的每一分党费都温暖人心、用在“刀刃上”。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当县统计局的同志清点那笔党费时,窗外围墙的三角梅开得正艳。周才盛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个体生命的维度——这笔蕴含深情和忠诚的党费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海拔,他用61年党龄丈量出初心的纯度,在红土地写下平凡却炽热的注脚:信仰从未老去,它只是化作春泥,滋养着下一个花开的季节。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