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乡亲把他们当作最可靠的人
发稿时间:2025-05-24 20:12:00 来源: 江西日报
在抚州市临川区的街巷里,身着“红马甲”的消防队员与“黄马甲”的时光益站志愿者穿梭于社区楼宇之间,为独居老人更换老旧插线板、整改电气线路……用行动诠释“火焰蓝”守护“夕阳红”的暖心故事。近年来,3000余名志愿者全年服务8000余名困难老人,建立349户“一对一”帮扶,开展6200余次上门服务,整改隐患2300余处,成功处置7起初期火灾,发放1.2万份消防手册,培训5000余名“准消防员”……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抚州市临川区“精准护老 义耆消防”志愿服务项目交出的暖心答卷。
2024年,临川区消防救援大队在抚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携手临川区时光益站联合会推出“精准护老 义耆消防”志愿服务项目,帮助老年群体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打通老年人消防安全工作“最后一米”。该消防大队获评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组织等称号。
创新机制
守护银龄消防安全
面对老年人火灾自救能力弱、家中安全隐患多的难题,临川区消防救援大队以党建引领破局,构建“1+4+N”工作体系——建立1项志愿服务制度,开展隐患排查、技能培训、设施配送、关怀帮扶4项核心服务,培育N名“准消防员”志愿者。联合团委、妇联、社区等共建“党建联盟”,整合阵地资源。如今,消防训练场变身应急演练基地,社区活动室升级为“银龄消防课堂”,特色活动“重阳消防茶话会”“巾帼助老安全行”将专业性与温情服务深度融合,形成“组织联建、阵地联用、服务联推”的民生服务新生态。
临川区消防救援大队与时光益站创新推出“红黄双向志愿”机制,消防员以“红马甲”身份注册成为时光益站志愿者,经过系统培训的“黄马甲”被吸纳为“准消防员”志愿者,既提升了助老服务的专业性,又增强了消防宣传的覆盖面,形成“专业指导+社区延伸”的护老服务闭环,产生显著协同效应。目前,全区35家养老机构及大部分社区实现消防志愿者全覆盖,形成“1名专职+多名兼职”网格化服务体系。身着印有“精准护老 义耆消防”标识黄马甲的志愿者每日开展“三查三讲”:查通道畅通、查线路老化、查设施完备;讲逃生技能、讲器材使用、讲隐患自查。养老机构建立“早晚双巡查”机制,将消防安全融入日常照护,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安全守护。
精准服务
“火焰蓝”温暖“夕阳红”
临川区消防救援大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开展“向老人报到”行动,提供“访查授送”一站式服务(访老人、查火患、授技能、送设施),推动消防安全服务升级,让“夕阳红”切实感受到“火焰蓝”的关怀。
访老人,解难题。独居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和细致入微的关怀。荣山镇消防员顾罗德长期帮助排上村79岁独居老人,定期上门指导安全用火、修缮房屋、陪伴聊天,此类暖心服务已成常态。
查火患,保安全。2024年,志愿者累计排查整改独居老人家中隐患2300余处,现场整改电气线路老化、清除堆放易燃物等。
授技能,强自救。“捂住口鼻、弯腰快走。”在养老院的消防演练中,老人们掌握了灭火器使用和逃生技巧、熟悉逃生线路,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应急自救能力。
送设施,添保障。智能烟感报警器、灭火毯、应急手电……一份份“消防礼包”为独居老人筑起科技防线。近年来,临川区消防救援大队为老年群体累计安装烟感报警器536个、发放灭火器1170具。2024年11月14日,临川区西大街若士路社区一老人因忘关燃气引发火情,巡查志愿者及时发现,用小区配备的小型灭火器快速扑灭,这次火情处置是小型灭火器“救早灭小”的生动范例。
培育力量
志愿者秒变灭火先锋
临川区消防救援大队创新“双向赋能”培训机制,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模式培育志愿力量:消防员走进时光益站开展情景化教学,挑选志愿者到消防大队开展消防培训。2024年累计培训5000余名“见火不慌、抬手就灭”的“准消防员”。
今年1月5日上午,时光益站志愿者项琴英在江底小区服务时,突闻楼上呼救。她迅速赶赴现场,发现插座火星四溅,立即切断电源,成功避免火灾发生,生动体现了专业培训的转化成果。
如今,越来越多志愿者身兼隐患监督员、安全宣传员、初期灭火员、便民服务员,邻里乡亲把他们当作最可靠的人,成为守护临川平安的坚实力量。
(胡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