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根守“橙”
发稿时间:2025-05-26 09:38:00 来源: 客家新闻网
5月23日,袁守根荣膺“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看着“脐橙宝宝”缀满枝头,袁守根满眼喜悦。
在位于信丰县安西镇的中国赣南脐橙产业园内,至今保留着袁守根当年引种的3棵母树。从最初的幼苗到如今的近千亿产业,3棵母树见证了一个“橙色传奇”的诞生。
袁守根与果农李春生在交流脐橙树的夏管心得。
袁守根在信丰县大塘埠镇长岗村正大农业脐橙基地,察看智慧操作系统。
袁守根拿出种植脐橙初期的老照片,鼓励孙女袁清扬扎根基层,奉献青春。
1980年,袁守根在信丰脐橙场脐橙母本园。(资料图片)
中国赣南脐橙产业园是全国知名的脐橙产业核心示范区,袁守根曾经工作过的信丰脐橙场就位于其中。
□记者刘青 特约记者李健 文/图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信丰县脐橙产业协会顾问、“赣南脐橙引种第一人”袁守根当选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成为此次大会我市唯一获此殊荣者。
从青春韶华到白发苍苍,袁守根用一生兑现“让脐橙成为赣南百姓致富果”的庄严承诺。他将156株幼苗浇灌成近千亿产业,带动100多万人增收致富,更用信义之根深扎赣南大地,滋养着一方百姓的精神家园。
1941年7月,袁守根出生于浙江诸暨。1963年大学毕业后,袁守根放弃了返乡的机会,选择在信丰县林垦局工作。
1970年冬,时任信丰县园艺场技术员的袁守根受组织委派,前往湖南邵阳调运柑橘苗木,其间了解到一个新品种“华盛顿脐橙”品质很好。他敏锐意识到,这或许是改变赣南果业命运的契机。顶着质疑,他带回200株脐橙苗,在宿舍后的小山头开辟了5亩试验田。
没人相信这些“洋玩意”能活,但袁守根像照顾孩子般精心呵护它们。3年后,156株树苗存活并挂果,次年收获200公斤金黄果实。捧着第一批脐橙,他立下誓言:“一定要让脐橙成为赣南百姓的致富果。”
一诺千金。袁守根正式开启了他跨越半个世纪的守“橙”之旅。
1976年4月,袁守根从安西园艺场摘下的20个脐橙,被送到广交会试销,引起客商惊叹。不久后,省里决定在信丰发展千亩脐橙园,专供出口。
从试种走向规模化种植,袁守根压力很大,决心更大。资金短缺,他领着工人上山砍柴换钱;肥料不足,天不亮就去县城掏大粪、买大粪……
1977年,袁守根组织了一批脐橙销往香港市场,卖出每公斤36港元的“天价”。看到赣南脐橙一炮而红,国家顺势在这里建立了3个外贸脐橙基地,赣南脐橙产业发展自此迅猛崛起。
此后的20多年,袁守根历经果技员、信丰脐橙场场长、科技局长、县长助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多个岗位。不管岗位怎样变化,他始终心系果农,关注脐橙产业发展,踏遍信丰的村组、山林、果园,将多年积累的脐橙种植技术倾囊传授,帮助果农增收致富。
2001年,袁守根到了退休年龄。他向组织承诺:“只要还能走,我就不‘退休’!”如今,他仍是果农随叫随到的“金牌保姆”。“我要讲诚信,只要大家还需要我,有问必答、分文不取。”山上小路一走,乡间田坎一踩,长板凳上一坐,他就觉得生活既充实又快乐。
“他一辈子带大家种橙,自家却没一亩果园。”这是乡亲们对袁守根最深的印象。曾有企业高薪聘请他,他一口回绝:“因为端了你的碗就要受你管,我就没法全力为其他人服务了。”妻子顾佩荃曾埋怨他“眼里只有脐橙”,但看到他几十年如一日奔波,渐渐理解了丈夫的执念。
受袁守根的影响,今年即将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孙女袁清扬,准备回到信丰县工作。她说:“爷爷教会我,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留下什么。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要把他这份事业传承下去。”
2011年,袁守根提出的“做强脐橙产业,加快脐橙品种选育和改良,推进标准化、有机果园建设,支持贮藏、加工、物流设施建设”建议,被写入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2023年,他推动《赣南脐橙保护条例》出台,为产业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赣南脐橙种植面积达194万亩,品牌价值692.94亿元,连续11年位居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水果类第一位。
多年来,袁守根先后捧回“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好人”等诸多荣誉,但他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是赣南脐橙成就了我,我很幸运能一生与脐橙为伴。如今,脐橙树已经发展成为赣南老区人民的‘摇钱树’,赣南的老表在橙园唠家常、数收成,把日子过得比蜜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