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钢筋铁骨 中原制造——从河南钢铁集团透视河南省钢铁产业转型发展

发稿时间:2025-05-27 10:53:00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河南钢铁集团安阳基地3号高炉全景。

  2024年10月31日,全球最宽轧机——河南钢铁集团周口基地5600mm轧机成功轧制出第一块宽厚板。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习近平

  □本报记者 曾鸣 孔学姣 贾永标

  “我们坚持发展实业,从过去洋火、洋皂、洋铁等靠买进来,到现在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条路走对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一席话,深刻阐明了制造业之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传递出对夯实制造业基础的深刻思考和战略谋划。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翻开中原制造业简史,冶金技术变革是其浓墨重彩的一笔:诞生于3000多年前的司母戊鼎出土于安阳殷墟,铸就中国制造的工艺奇迹;3000多年后,河南钢铁集团安阳基地成为高端钢材的孵化器。从青铜时代到现代科技,工匠精神薪火相传,文明之光,生生不息。

  2023年3月,以安钢为主体的河南钢铁集团组建成立,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社会各界对河南钢铁产业持续关注。成立两年时间,记者进行走访调研,看河南制造的钢筋铁骨如何重塑。

  分散与整合

  在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中,钢铁产业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制造业的基础支撑,更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钢铁行业面临深度调整,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不断出现。

  “钢铁行业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姜维表示,受叠加原料价格易涨难跌等因素影响,行业利润同比明显下降,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

  组建河南钢铁集团,是我省基于对自身经济发展需求、钢铁产业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全面考量,做出的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决策。

  从产业集中度来看,河南钢铁产业此前呈现出较为分散的格局。众多钢企规模大小不一,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协同。这种分散的产业结构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强大合力,无法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在市场销售方面,分散的钢企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缺乏统一的应对策略,容易陷入低价竞争困境,导致整个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钢铁行业业内人士认为。

  通过组建河南钢铁集团,能够将省内的钢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集团可以凭借规模优势,在原材料采购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降低采购成本;在市场销售中,能够更好协调各成员企业的生产及销售计划,避免无序竞争,稳定市场价格,提升整个河南钢铁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从市场竞争力角度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的钢铁企业不仅要面对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还要应对国际钢铁巨头的挑战。

  河南钢铁集团的组建,无疑为提升河南省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契机。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打造统一的品牌形象,提高河南钢铁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开发高端产品,满足市场对特钢产品的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华丽转身中,河南钢铁正以特钢转型为主线,在高端制造领域加速突围。

  锚点与浪潮

  从河南钢铁集团安阳基地出发,一路向南,经京港澳高速转大广高速,行约400公里即可抵达位于沙颍河畔的周口基地。

  一老一新,一北一南。可以说,两个“性格迥异”的基地,在相辅相成中撑起了河南钢铁集团特钢转型之路的“锚点”和“浪潮”。

  “锚点”是安阳基地对集团基本盘的稳定支撑:安阳基地重点发展极限薄规格热轧、冷轧等产品,其中煤机行业高强钢、热轧汽车钢产销量分别达到100万吨、60万吨,定位是区域性优特钢制造基地。

  “浪潮”是周口基地冲击世界一流的澎湃动力:周口基地正加快推进宽厚板项目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实现全线达产达效。以造船、海工、新能源、工程机械等领域高端板材为发展方向,目标是规格全、品质优、竞争力强的中厚板旗舰劲旅。同时,发挥沙颍河“通江达海”的优势,开拓广阔市场、节省物流成本。

  如此布局,不仅有地理格局的深刻观察,亦有发展格局的精准判断,也是面对市场之变、行业之变的破题之策和乘势之举。

  “两大基地各自向上突围,产品不断迭代升级,高端产品族群越来越丰富,出去跑市场,我们的底气也更足了。”河南钢铁集团市场部负责人齐红梅说,不管是刚刚出炉的5350mm的宽厚板,还是4.0mm超极限薄规格热轧板材、0.15mm极薄规格冷轧带钢,在国内都是一流水平,有了好产品,再多的个性化订单要求都不怕。

  来自市场一线的声音,无疑为理解河南钢铁集团的特钢转型之路提供了新视角,这条路究竟“特”在哪?

  在一升一降。2024年河南钢铁集团总产量出现下降,但特钢产量占比直线上升,高附加值的产品占比持续上升有望进一步打开盈利空间。

  在一薄一厚。特钢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最薄到最厚,河南钢铁集团具备动态调整特钢产品清单的能力,成为涅槃重生抢占市场的关键抓手。

  在一西一东。根据规划,安阳基地立足中部向西看,周口基地迈出中部向东进,如此协同聚力开发重点领域、高端客户,拓展渠道、抢占份额,方能实现集团效益最大化。

  现代经济中,合作共赢是主旋律,也是谋求增量空间的不二法宝。如何更好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这给河南钢铁集团的特钢转型之路打开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立足当下。钢铁产业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细分来看,汽车、家电等制造业用钢需求平稳增长,新材料、新基建、新能源等产业升级,对高端钢材的需求持续增加,把握机遇,争当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先锋便能另辟蹊径。

  保持定力。聚焦钢铁主业,以打造一流冶金产业集团为目标,加速“三化两转”(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及特钢转型、先进合金材料转型),以高质量产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产品好,市场才会好。”这是河南钢铁集团上下凝聚的共识。

  乘风出海。河南省是制造业大省,一批制造业明珠产品早已走出国门享誉海外。两基地差异化布局,不断巩固省内市场,打造多个细分领域优势品牌,服务比亚迪、宇通客车等高端制造业用户,让优质产品通过优质企业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机遇与转型

  钢铁,是工业的脊梁。从缺钢少铁到减量发展,中国的钢铁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河南作为传统工业大省,钢铁产业是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地处中原,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发达,为钢铁原材料运输和产品外销提供了便利条件。

  “考虑到陆地运输成本,钢铁产品的市场范围通常在500公里左右。”河南钢铁集团规划发展部部长王小庆说,河南钢铁集团安阳基地可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争取广阔的中西部市场。而周口基地则具备水运条件,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生产的宽厚板产品可通过水路运往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制造业企业。

  向内看,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制造业大省,对钢铁产品需求量大。特别是近年来,河南加强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蓬勃起势,也为河南钢铁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河南钢铁集团的成立,加速推进了全省钢铁产业的重组整合,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全省一盘棋共同建设现代化钢铁产业体系。承压之下,聚焦科技创新、推进特钢转型、打造细分市场头部企业,是河南钢铁集团选择的道路,也是全省钢铁产业未来发展的出路。

  河南有大量的普通钢产品来自省外,但在特钢领域,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中厚板输出基地,高端板材大量走出去,证明河南钢铁集团在细分领域上已经取得了比较优势。“关键要做好产学研协同创新,紧跟行业发展,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河南钢铁集团创新中心负责人欧阳瑜说。

  特钢的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紧密相连。得益于郑煤机等龙头企业的发展,河南生产的高强板连续多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格力、美的等家电企业落户河南,成功带动家用钢的发展;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背景下,风电、水电的发展,也增加了对硅钢产品的需求。

  站在市场的最前沿,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和矿山等上游企业构建稳定供应体系,向下游拓展产业链,共同开发高端产品、扩大市场的同时,河南钢铁产业的品牌价值正转化成竞争软实力。

  河南坚持制造业立省强省,全力提升现代产业链发展水平,但与沿海省份相比,高端制造业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也决定了河南特钢转型,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省内市场,而是更广阔的充分竞争的市场。

  加快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河南钢铁产业转型发展是难得的机遇。如今,河南钢铁产业的关键是要找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从区域市场迈向全国市场,为中国制造提供坚实的原材料基础。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厅中,重达832.84公斤的司母戊鼎巍然矗立。800公里外,河南钢铁集团宽厚板生产现场正喷薄着现代工业的炽热钢花。历经数千年时光,这条贯穿古今的制造之路,将继续书写新的传奇。

  专家观点

  抓住优势抢占先机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张占仓

  在经济发展的壮阔蓝图中,钢铁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根基,一直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河南钢铁产业的转型发展,是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河南钢铁产业的转型,以两年前整合重组为破题之举。此前,河南钢铁企业分散,各自为战,缺乏协同效应,在原材料采购、市场销售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产业集中度低,难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河南钢铁集团的组建,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变革。通过整合省内钢铁相关企业资源,不仅提升了产业集中度,还在成本控制、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原材料采购上,凭借规模优势获得更大话语权,降低采购成本;在市场销售中,统一协调生产和销售计划,避免低价竞争,稳定市场价格。这种整合,让河南钢铁产业从分散走向集中,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钢转型是河南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在全国钢铁产业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时代背景下,河南钢铁集团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特钢产量占比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安阳、周口两大基地差异化布局,安阳基地深耕极限薄规格热轧、冷轧产品,稳固区域优特钢基本盘;周口基地依托沙颍河内河水运优势,推进宽厚板项目,瞄准高端板材市场。一薄一厚、一西一东的协同发展,使产品不断迭代升级,高端产品族群日益丰富,满足了市场对高端钢材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了先机。河南钢铁集团一方面发挥区位优势,拓展市场范围;另一方面,抓住省内制造业发展机遇,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提供优质钢材,实现了与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以高质量产品对接全国市场需求,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河南钢铁产业转型的历程,是一次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为其他行业在产业升级、资源整合、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报记者 曾鸣 整理)

责任编辑: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