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小企业创新突围的“南昌路径”
发稿时间:2025-07-13 18:18:00 来源: 南昌日报
□洪观新闻记者 刘彤 张瑞哲
日前,2025年度江西省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公布,我市338家企业获得创新型中小企业荣誉称号,获评企业数量位列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达1632家。
从“瞪羚”跃迁到“独角兽”领跑,从“专精特新”筑基到“小巨人”登顶,近年来,南昌精心构建着企业创新“热带雨林”,努力打造的梯次培育体系让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找到成长坐标,引导一批中小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走上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
破局靠“新技” 尖兵显锋芒
日前,记者来到新建经开区,一座高103.5米的试验楼耸立,格外引人注目。这座试验楼是康达电梯有限公司的“镇厂之宝”,主要用于电梯检测和产品试安装。“试验楼有5个井道,除了负责公司产品的检测,还承担了湖南、湖北、安徽和省内电梯维保公司的试安装任务。”康达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闵文辉说。
在试验楼,记者实地感受了出厂电梯的“毕业考”。从一楼乘坐电梯到32楼,只用了十几秒。即使电梯运行最高速度达到每秒8米,整个过程依然非常舒适。闵文辉告诉记者,公司已瞄准大吨位电梯市场,“今年我们正在做大吨位货梯的研发,目前我们只能生产12吨的大型货梯,预计今年内完成20吨的货梯的研发。”
谈及康达电梯的技术创新,闵文辉难掩自豪。他介绍道:“我们拥有一支由行业专家和青年才俊组成的研发团队,致力于电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近年来,我们成功研发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梯产品,不仅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大大降低了能耗和噪音,向行业标杆看齐。”据了解,康达电梯已获得5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发明专利和11项著作权,这些技术优势让产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订单也纷至沓来。
凭借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破局的,还有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由该公司自主设计、研制的高速滴丸机组经工程设备系统和生产系统、质量系统专业人员通力协作,顺利完成安装调试和3Q确认与验证工作,在制剂车间正式投入生产。该设备的投产不仅标志着南昌弘益滴丸剂生产装备实现重大突破,也推动了南昌弘益滴丸剂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自动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领跑凭“强技” 巨头立顶峰
走进位于南昌经开区的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快速启动的机器轰鸣声中,生产正酣。今年一季度,公司车辆累计出口362台,同比增长6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针对澳大利亚市场,该公司新研发AEBS系统,有效提高车辆安全性能;针对中东市场,新研发前独立悬挂系统,显著改善车辆驾乘体验。去年8月,该公司获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今年将继续加强产品迭代升级,同时加快新兴市场布局,不断扩大海外市场规模,客车出口额预计今年可达5.2亿元。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企业更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
在5G时代,光纤光缆无疑是联结世界的纽带、发展数字经济的高速公路。但在光纤生产中,拉丝作业技术含量极高,在高速拉丝时必须保证高精度,且不影响光纤的均匀性和光学性能稳定。
为破解核心技术难题,普天线缆集团组建了自己的光纤研发团队,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再吸收和自主创新,掌握了PCVD、VAD、OVD三种世界领先的光纤制造技术。凭借着自主创新,普天线缆集团累计获得54项国家专利和技术软著,连续多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
“这样一根光纤预制棒,可以拉出10000公里长的光纤。”普天线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韩向荣指着一根透明的光纤预制棒告诉记者。在普天线缆集团瑶湖工厂,从预制棒上料到光纤成卷下线,这里生产的光纤正昼夜不停地发往全国。目前,该公司共有12条光纤生产线,年产能1200万芯公里至1500万芯公里。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在完成从“买纤”到“造纤”的突围后,普天线缆集团在“造好纤”的路上精益求精。韩向荣表示,在光纤性能方面,公司也在持续探索,目前,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和四波混频已得到大幅度降低,这意味着信号传输的精确性、稳定性和传输速度大幅提升;在生产工艺上,传统的保温炉冷却技术已经升级为自主研发的高效保温系统,同时,树脂涂覆固化环节实现了UV固化到LED固化的转变,使用寿命更长,有效降低了能耗和维护成本。此外,该公司正在加紧空芯光纤、多芯光纤的实用性研发,若成功突破,将代表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水平。
突破有“体系” 资源聚合力
为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竞跑出圈,近年来,南昌持续强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成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3个培育库,入库企业分别达1388家、92家、80家。
“对纳入培育库的企业,市、县两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高频对接、精准服务,有效形成‘发展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扶持一批’的拔节成长良好态势。”南昌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审批服务科负责人陈龙飞说。
南昌先后出台实施《关于印发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南昌市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等系列文件通知,加快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集。通过“免申即享”模式,对获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相关荣誉称号的企业兑现奖励资金。
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已成为南昌的一致共识。关于企业发展成色,这组数据更为直观: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025年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
未来,我市还将抓住入围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契机,结合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搞好统筹结合,做好政策协同,充分调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按照“成熟一个样板,推广一个行业”原则,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通过打造“小快轻准”软件产品、加快大规模设备更新、培育“链式”转型典型案例、打造一批“小灯塔”企业等举措,全面增强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能力,对改造后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以上的企业按规定予以资金补助,切实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有力促进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