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老社区里的年轻书记

发稿时间:2025-07-13 18:18:00 来源: 萍乡日报

  在安源区八一街老站社区,居民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或是蹲在施工现场与工人沟通细节,或是在“屋场贴心会”上倾听居民诉求,或是在网格巡查时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她就是八一街老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何凤娇。这位35岁的“90后”社区书记,用13年扎根基层的青春岁月,将“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写进社区每一寸土地,荣获全市“龚全珍式好党员好干部”称号。

  勇挑重担 做社区发展的“领头雁”

  今年是何凤娇到社区工作的第13个年头。与她第一次踏进社区相比,这里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老站社区是典型的“三老”社区——老城区、老小区、老年人较多。这里基础设施陈旧,改造起来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2023年,天佑街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如火如荼。当得知30号居民楼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状况让居民忧心忡忡后,何凤娇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地勘查,并立即向街道有关部门反馈问题,积极协调消除安全隐患。此后一个月里,她每天到现场监督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最终整栋房屋屋面翻新工程高质量完成。

  此外,因社区活动场所所在楼层较高,老年人开展活动不方便,何凤娇积极与相关单位衔接加装电梯项目,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治理创新 做“幸福360”的“解题者”

  为更好地服务居民、整合资源力量,何凤娇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深入推进“安源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幸福360工程”实体化运行,每月固定召开“屋场贴心会”,把议事平台“搬”到居民楼前,让治理触角直抵民生一线。

  在丁家巷老旧小区改造中,面对数量巨大的违章搭建挤占公共空间这一情况,她带领社区网格员和网格辅助员,以网格小组为单位,逐户上门沟通。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她都耐心细致地解答居民的问题,消除他们的顾虑。最后,改造项目顺利完成,片区环境品质和居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在“屋场贴心会”的议事机制中,她建立了精细化的问题处置流程:对能当场解决的民生小事,立即答复到位;对不能当场解决的复杂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累计化解各类纠纷30余件。如今,在她的推动下,社区已经建成集“一站式”服务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社保登记、养老保险申报等业务。

  情系民生 做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快,谢奶奶摔倒了!”一次网格巡查中,何凤娇发现独居老人谢奶奶突发脑梗,当即启动网格“红色急救”预案,在拨打120联系医院的同时迅速通知家属,协调网格员、网格警员开辟急救通道,确保老人在15分钟内得到救治,成功挽救了老人的生命。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是何凤娇推进“安源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幸福360工程”实体化运行工作的生动缩影。

  为提升志愿服务效能,何凤娇还带领“爱心妈妈帮教团”,制定详细的志愿服务清单,采取社会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长期义务开展帮扶帮教活动。

  工作中,何凤娇积极运用网格化管理工具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积极解决在网格化管理中收集到的问题和诉求。通过多方协调、盘活资源,如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电梯装上了,社区的文艺志愿队伍壮大了,社区党委的号召力增强了,她也成为了居民一致认可的“贴心人”。

责任编辑: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