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红色文旅注入发展强动力

发稿时间:2025-07-16 16:46:00 来源: 赣南日报

情景音舞史诗剧《长征组歌》激情演出。

  在瑞金市共和国摇篮旅游区叶坪革命旧址群,“一苏大”会议情景表演节目非常吸引观众。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孩子们在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宁都会议旧址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详细解说,重温红色记忆,追寻革命足迹。

  大型红色文旅史诗剧《长征第一渡》再现了艰苦而辉煌的长征岁月。

深圳学生在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

  2025于都半程马拉松,来自国内外的6000多名运动健儿,在奔跑中感受“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的红色文化魅力。

  龙南烟园围,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红军围”。龙南市在围内布设红军标语陈列、红军战斗和生活场景再现等主题展览,把烟园围打造成重要的红色教育阵地。

  一批来自香港的小学生在大余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开展暑期红色研学活动。

来自首都北京的中学生在兴国县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记者钟雅欢/文 记者邹忠辉 刘青 欧艳芬 特约记者叶功富 通讯员朱俊欢 李华诚 彭歆冉 陈春云 邱琦/图

  赣南大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每到节假日,红色旅游景区都会迎来旅游热潮,去瑞金尝红井水、去寻乌探寻《寻乌调查》……据统计,2024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398.37万人次,同比增长15.05%;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02.52亿元,同比增长13.42%。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赣州红色文旅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基本形成以瑞金为龙头,兴国、于都为重点,宁都、石城、寻乌、会昌、安远、大余、信丰等地多点支撑的“1+2+N”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格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火力全开,22个重点项目投入运营,吸引越来越多游客走近红色文化。

  科技发展为红色文旅赋能,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方特东方欲晓作为国内首个红色文化高科技主题乐园,打造了“致远致远”“突围”“铁道游击”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自开业以来,总接待人次达400余万,总营收超5亿元。《一个人的长征》《长征第一渡》《长征组歌》《瑞金往事》等红色文艺精品迅速传播,其中《一个人的长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征第一渡》已演出460场、观演人数超过24万人次,成为红色旅游发展新名片。

  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体验民俗文化的同时,也接受着红色文化的洗礼,让红色旅游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泛,红色文旅越来越火爆。

  “红色旅游+体育”蓬勃发展。赣州先后承(举)办了2025于都红色半程马拉松、“新长征”品牌赛事全国长征汽车拉力赛等体旅融合活动,“跟着赛事去旅行”逐步成为热潮。

  “红色旅游+农业”赋能发展。各地结合自身特色资源,丰富旅游业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瑞金洋溪村、于都祁禄山镇串联红色资源与田园风光,发展民宿、农特产品,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超千元;寻乌三二五村通过红色名村建设,集体经济收入翻番,走出了一条“红色引流、绿色留客、特色富民”的新路径。

  “红色旅游+教育”持续发展。赣州打造的《人民的军队·音乐国防课》红色教育精品课程受上海市委宣传部邀请,赴沪推介展演,引起较好反响。红色纪录片《盘山记忆》《档案里的赣州——红色记忆》等分别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学习强国等平台播出。

  共和国摇篮旅游区探索“纪念馆+公司”管理模式,近两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人次列全省闸机类景区第一,成为省内最热红色景区。赣州乘胜追击,精准营销拓展客源地,邀请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地1500余家旅行商走进赣州考察踩线;将红色剧目、红培研学纳入引客入赣奖补范围,以更优惠的政策奖补力度,撬动红色旅游、红培研学市场做热做旺,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精神追求,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