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千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基层点亮梦想 青春在湘西热土书写“山乡巨变”

发稿时间:2025-07-18 09:4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盛夏的坪坝镇绿意盎然,00后志愿者尚欣星跟随村民穿行在茶垄间,这名南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即将成为湘西大山里又一名青春“播种人”。

  2003年至今,10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奔赴湘西,用青春丈量武陵山脉的沟壑,在精准扶贫首倡地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助学路上的爱心传递

  “只要看见那些渴盼的眼神,我就知道他们需要我。”湘西州龙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杨运大说。这名2006届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湘西19年,通过网络筹集126万余元善款,让203名贫困学生圆了学习梦。

  2007年10月的一次家访,让杨运大走上助学路。“不足20平方米的房屋,伸手就能摸到房顶;屋内阴暗潮湿,中间火塘上架着一口破锅。”这是当时在龙山县红岩中学任教的杨运大走进学生张小丽的家时看到的景象。这个父母残疾的姑娘曾在信中悲诉:“老天为什么对我家不公平?”

  出身贫寒的杨运大感同身受。1981年生于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瑶山深处的他,很珍惜读书的机会。大学期间,他依靠勤工俭学和贷款完成学业。毕业后他放弃沿海工作机会,选择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

  “虽然我很穷,能力有限,但爱是可以传递的力量。”他把张小丽的故事写成《一次震撼人心的家访》发到红网论坛,引发全国响应。深圳郑女士持续汇款76万余元,福建张女士携女千里赴龙山看望资助对象,26名“湘西摩迷”为姐妹俩送去6100元现金。

  19年间,杨运大的足迹遍布土家山寨,尽管岗位在变,但助学的初心始终未改。

  白茶苗里的致富经

  2018年7月,“三下乡”志愿者谢治初次走进苗寨翁草村,村民收入来源单一、生活贫困的场景让他深受触动。

  一年后,他以西部计划志愿者身份再次来到这里。此时,660亩“白叶一号”茶苗正从浙江安吉跨越1200公里而来。

  刚开始“白叶一号”在深山苗寨遭遇“水土不服”。“祖辈们留下来的土地,为嘛要种外来茶?”面对村民质疑,谢治和通晓苗语的村干部挨家挨户入户走访。当时村里德高望重的龙老是带头反对种外来茶的,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都没能改变他的决心。

  在龙老家的火塘边,谢治抓住龙老爱喝酒的特点,拿起温着的米酒倒满两碗相敬,同时耐心讲解种茶带领乡亲们奔小康的方案。他还视频连线老人子女,掰着手指算成本、讲收益、话美好前景,当场打消了龙老的顾虑。一场“酒碗话种茶”的故事就此在翁草村传开。

  “一户至少跑3趟,嘴皮子磨破才签字答应种茶。”在谢治和村干部的努力下,15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自此在翁草村扎了根。

  为找出性价比高的有机肥,他找多家厂商反复对比;铺设滴灌设施、维护茶园、修建产业路,每个环节都有他的身影。3年后,茶园使村民年人均增收1.5万元,317人顺利增收致富。如今的翁草村,山风掠过茶垄,层层叠叠的茶树如碧浪翻涌,数万枚新芽轻轻摇曳。

  武陵山间的“播种人”

  “作业本上7种颜色,像彩虹落在教案里。”在吉首市民族中学,高二特长生小宇(化名)物理月考常考20多分,面对着课本上复杂的公式等时常心里发怵,眼神里透着迷茫与挫败。

  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黄莹泓决定化身“色彩解码师”,教小宇用红笔勾概念、用绿笔标陷阱、用蓝笔拓思路。

  她所带的班级,240份作业被拆解成彩虹图谱,办公室则被挤成“彩虹驿站”。一年后,小宇的物理成绩稳定在及格线以上,班上的整体成绩也有明显提升。黄莹泓看着办公桌上悄悄多出的几十幅学生手绘的七彩标签物理笔记,仿佛看见物理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间破土成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最温暖的回应来自孩子心底。在研支团成员支宇珩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泛黄的留言簿,上面写着“有事请留言,我一直在”。

  这是连通他与学生世界的密道。“老师,能和你一起表演苗鼓吗”“明天体育课,想听老师讲在清华的故事”……其中,最特别的一页,画着滑稽笑脸:“想吃北京糕点!”

  当他背回清华园的石头、图书馆照片、稻香村糕点时,教室沸腾如年节。为了学苗族鼓舞,他每周坚持到18公里外的矮寨镇坪朗村,向苗鼓传承人石金琦学艺。半年后的校园文艺节上,他擂响苗鼓,为学生唱的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伴奏,鼓点与歌声交织,孩子快乐的心灵也在抽枝展叶。

  9届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武陵山深处接力,播下的不仅是知识的种子,更是相互信任、彼此照亮的情谊。今年9月,南华大学10名研究生将接棒奔赴古丈县红石林镇和默戎镇的乡村学校,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心田继续播下热心教育、向阳而生的种子。

  近年来,团湘西州委实施西部计划“芙蓉花开”地方项目,通过申请专项配套资金,实现地方项目与全国项目同等待遇。同时积极协调组织人社部门在本地“四项目人员”公开招考中取消招考岗位户籍地限制,为外地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湘西开辟“绿色通道”,让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湘西安心扎根、向上生长。

  团湘西州委负责人表示,广大来州西部计划志愿者投身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美丽湘西建设、抗险救灾等工作一线,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在湘西这片热土上书写了最精彩的青春答卷。

  尹志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洪克非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