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数字浪潮里涌动人文新声 石家庄AI艺术展重构艺术创作边界

发稿时间:2025-07-21 10:17:00 来源: 石家庄日报

  滹沱河的晨雾、太行山的瀑布、城市街巷的灯火……当AI算法的精密逻辑与艺术创意的天马行空碰撞交织,会催生出怎样惊艳的画作?正在石家庄市美术馆展出的“石家庄AI艺术画展”给出了答案。

  展览现场,融合了科技质感与人文温度的111幅优秀绘画作品,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这里,大家欣赏到的不仅是代码生成的美学艺术,更是一座城市在数字浪潮中,对自我的诗意凝望。

  释放全民艺术创造力

  “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通过AI实现‘人机共生’,释放每个人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感的过程。”7月16日,记者在市美术馆见到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他表示,AI绘画可以包罗万象,在绘画中赋能人的艺术创造力,让大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展览现场,策展团队从近两年生成的7万余幅AI作品中精选出43幅,集中展示于“艺术美学”展厅,这些作品凝练了高细节美学、反物理美学、多尺度美学等前沿理论,让观众从中感受到算法如何与情感、意象碰撞,并开出新的视觉火花。现场,观众张凤兰边欣赏边感慨,“这些作品让我意识到,AI不仅能模仿大师风格,更能创造出我们从未见过的视觉语言。”

  “AI已经把艺术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它可以调动人类已有的一切艺术风格进行再创作。这意味着只要我们愿意,就能创作。从此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可自由探索的领域。”沈阳教授希望,此次展览能提升人工智能艺术的认知度与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加入到AI艺术创作当中。

  数字笔触下的都市诗篇

  冰冷的算法与炽热的人文灵魂在此碰撞,理性与感性交织成诗,现实与幻境融为画卷。

  步入“山河入梦”展厅,AI对河北地域文化的深度解构跃然眼前。漫步其中,作品《驼梁山·丹崖》尽显山川雄浑壮美;作品《嶂石岩·峡谷》色彩明艳,描绘出峡谷风光……策展团队将燕赵大地地貌特征、民俗符号等数据输入AI模型,实现了自然景观的数字化重生。

  观众刘素娥驻足在作品《正太饭店》前,画面里暖色调灯光下建筑结构清晰,搭配绿植与桌椅,展现出独特历史风貌与悠闲氛围;作品《棉纺记忆》刻画了棉纺厂工人工作的场景,体现了一代人的时代记忆。“这些场景看着很亲切,很熟悉,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她忍不住感叹。

  “这些作品不是简单的老照片修复,而是对城市精神的算法提炼。”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团队科研助理葛秋霖介绍,作品通过用大量优秀艺术作品风格特点等数据训练AI大模型,结合石家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深度学习生成,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零门槛点燃创作火花

  “太神奇啦!这个机器人会跳舞,真厉害!”展览现场,一群小朋友围着一台翩然起舞的仿人形机器人拍手叫好。

  此次展览的互动体验区也成了最受欢迎的“网红打卡点”。小学生王伟轩正在平板电脑上画一只猫咪,几秒后,AI生成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动漫作品。这种“零门槛创作”是展览的核心诉求——通过展示AI如何赋能普通人,推动艺术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我们着眼点不仅在当下,更在未来。”沈阳教授表示,看到小朋友们使用AI展现想象力,非常开心,他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热情拥抱技术,拥抱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仅是绘画,在音乐、视频等领域,AI也为人们开启了无限可能,我们团队制作生成的音乐作品将在周末与大家见面。”沈阳教授希望,通过AI原创音乐与人类乐手结合的表演,能让观众拥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据了解,“石家庄AI+音画展演”活动是打造全国首个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绘画、音乐深度融合的城市数字文化产业品牌,实现了科技与艺术在特定空间内的交汇与碰撞,将推动石家庄城市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责任编辑: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