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天上看“云”,“掌”上管田 河北赵县大琉璃村以“红色引领+科技赋能”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发稿时间:2025-08-20 14:38:00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赵县北王里镇大琉璃村的智慧农田,只见无人植保机在空中盘旋作业,智能水肥系统正在精准灌溉,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传输着田间数据。这幅“天上看云、掌上管田”的现代农业图景,正是该村创新打造“红链聚变·沃野兴农”党建品牌带来的生动实践。

  面对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大琉璃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一条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新路径。在省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苏增宾的带领下,该村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党组织这个“红色引擎”,串联起合作社、企业、农户三方主体,构建起组织联动链、利益共赢链、发展创新链。

  “刚开始推行土地流转时,很多村民都有顾虑。”苏增宾回忆道。为此,村党支部创新开展“板凳议事会”,党员干部与村民围坐在一起,面对面解答关于租金、分红等疑问。党员户率先流转土地,村民苏翠江带头分享“地租加分红一亩地能拿1500元”的实效,逐步打消了村民的疑虑。如今,全村已实现土地流转1700亩,托管服务辐射周边10个村2万亩农田。

  在合作社的智慧农田里,技术员任峰正通过手机APP查看作物长势。“以前浇地要全家上阵,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他笑着说。通过应用物联网、遥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配合大型农机和无人机作业,不仅实现了“一键灌溉施肥”,更使亩均节本增收200元以上。

  这种“红色引领+科技赋能”的发展模式,让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还能在合作社务工领取薪金,同时享受入股分红,形成了“三金收入”的多元增收格局。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0万元,托管服务惠及3000余农户。

  更令人欣喜的是,零散的土地变成了高标准农田,农机作业效率显著提升。通过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用工成本大幅下降,产能得到有效提升。在产业发展方面,村党支部正在规划建设粮食深加工产业链,推动“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集体收益。

  “从老人‘守散田’到‘智慧万亩田’,我们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兴农、金色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苏增宾自豪地说。如今的大琉璃村,不仅实现了土地的“聚变”,更让科技之光照亮了沃野希望,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画卷。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红链聚变·沃野兴农”的党建品牌正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党组织链资源、科技链土地、增收链民心,大琉璃村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记者 刘立芳 通讯员 聂聪超 杨玉芳)

责任编辑: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