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余名大学生兼职团干助老工业区焕新
发稿时间:2025-09-17 09:5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日前,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第四批141名大学生兼职副书记全部到岗。自2022年以来,该区累计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选聘400余名青年担任基层团组织兼职副书记,探索校地联动的青年人才培养新路径。
瑶海区是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曾经为合肥城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合肥工业发展从这里起步。随着城市转型升级,这片曾经的工业热土正大力发展新一代重点产业,同时全面推进城市更新与环境提升。
“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区服务能力,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张竺君初到三里街街道时曾感到学无所用,根据团瑶海区委指导,她先组建了街道“青治力”服务团队,几次活动策划后,她发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她联合池州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的邓耀辉同学,带领团队针对辖区老年人较多的问题,策划了“银龄伴成长”活动,带老年人熟悉智能手机使用方法。
邓耀辉自豪地说,目前,该项目已累计为120余位老年人解决了智能手机使用难题。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经常去医院挂号的张阿姨一直担心记不住手机操作步骤,大学生们特意强调线上挂号的官方平台标识,专门录制了操作演示视频。“张阿姨最终学会挂号时的笑容,让我们觉得所有努力都很值得。”
瑶海区嘉山路街道龚大塘鸭林冲片区曾是合肥二环范围内最大的城中村,该片区改造项目涉及1500户居民、30万平方米拆迁面积,使得该区域实现从“脏乱差”到“净靓美”的蜕变。其中,团瑶海区委“青治力”项目之“团心美家园”行动成效显著。
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庞灿和建筑与艺术学院学生李梓涵等人设计的墙面美化方案被社区采纳。该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有的参与社区环境设计进行DIY作画,有的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还有学生带居民布置文化墙。
庞灿说,大学生们用最低的成本、最柔和的方式,将井盖、废旧轮胎等城市边角料打造成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景观,同时实现了政策宣传与美育的巧妙融合,党建、廉政、文明等主题不再是标语上的口号,而是可视、可感、可互动的艺术表达。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胡珍乐是该区第三批兼职副书记。在铜陵路街道服务期间,他精心策划的“迎五四,中医文化进社区”“中医伴长,护青健康——八段锦理论知识与宣讲”等活动深受居民欢迎。活动中,他请来本校学生示范八段锦动作,结合中医理论与体育民族传统,引导居民触摸穴位模型,帮助居民理解“治未病”理念。
“在兼职团干岗位分配之初,我们根据各街道社区实际和学生意向进行精准匹配,以不同专业学生团队作战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团瑶海区委负责人表示,这群大学生为基层工作带来新思路、新方法,一些学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结合瑶海区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环境提升等实际主动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