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看性价比更看“绿价比”——石家庄绿色消费新风尚观察

发稿时间:2025-09-22 11:20:00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今年年初,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印发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聚焦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打造新型消费场景”。绿色消费正成为新形势下构建新型消费生态体系的重要引擎。

  在石家庄,从超市的有机食品专柜到模拟“自然野趣”般的用餐环境,从环保购物到循环集市,石家庄正通过覆盖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绿色消费矩阵,书写着可持续发展的新风尚。

  植入绿色元素

  构建绿色消费新场景

  商业综合体作为繁忙的商业中心,不仅是一个承载购物功能的商业空间,也是生活理念传递与输出的重要平台之一。因此,其在落实环保措施、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应通过构建绿色消费新场景来推广及宣传生态环保理念。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一直以来,我市积极引导绿色商场建设,建设了一批提供绿色服务、引导绿色消费、实施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商场,包括勒泰中心、万达广场裕华店、北国奥特莱斯、海悦天地、北国先天下等在内的多家卖场进入全国绿色商场示范创建名单。一些近年来新兴的商业综合体也在打造绿色商场,构建绿色空间方面下足了功夫。

  步入北国未来城,这里“五步一绿”的场景布置令人印象深刻,许多大型的盆栽植物摆放在商场各处。走进一楼中庭,视线即刻被其别具一格的绿色生态景观所吸引。商场中庭巧妙利用绿植构建出一道天然屏障,这一设计不仅视觉效果清新独特,相较传统装饰更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也因其独特的设计感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打卡点”。

  在二楼,若细心观察,还会发现场内布置了许多富有创意的环保提示,例如“减少浪费,让美好延续”等。这些充满巧思的场景布置和标语,潜移默化地传递了绿色消费理念。

  而在其他商场,类似的场景并不鲜见。我市各大商业综合体纷纷利用露台、户外广场、下沉广场等场所,精心布置花园、植物墙等打卡景观,植入绿色元素,在消费环境中创造出自然野趣。

  追求绿色饮食

  绿色有机产品热销

  9月17日,在石家庄万象城OLE精品超市有机食品专柜前,90后“宝妈”李文雯正比对两款番茄的营养标签。“有机的虽然贵20%,但生产全程可溯源更安心,吃贵点就当给身体交保险。”她的购物车里,产自赞皇县的有机核桃油与零农药黄杏格外醒目,这份“绿色账单”折射着年轻群体的消费转向,越来越多年轻人从炸鸡奶茶等快餐逐渐趋向绿色有机的蔬菜水果,一些绿色有机产品成了商超里的热销品。

  绿色蔬菜是指产自良好环境、严格遵循特定质量标准生产,并经专业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一类安全、优质、营养型无污染蔬菜。北国先天下超市食品区负责人说,近三年来该超市绿色果蔬区的经营面积已扩大至原来的三倍,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其中婴幼儿有机辅食的年销售额年均增长率高达45%。

  这一绿色健康消费趋势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专家分析指出,近年来职场青年体检异常率持续上升,健康焦虑正促使饮食消费发生结构性转变;在此背景下,推广“绿色有机”和“多元化”食品将成为引领饮食理念更新的关键措施。

  近年来,青睐绿色健康饮食的年轻群体不断壮大。面对这一消费新趋势,不少商家迅速捕捉到市场机遇并积极布局。以鹿泉区的“绿野仙踪”生态农场为例,其负责人张丽华表示,以往客流以中老年为主的农场,如今迎来了更多年轻访客。

  目前,农场每周接待的年轻人超过100人次,其中“90后”占比高达六成。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农场还推出了“认养菜园”小程序,提供线上包地服务,现已吸引数十个家庭参与认养。用户通过VR技术可远程实时查看所认养作物的生长情况,增强了参与感和体验感。

  在石家庄欢乐汇商圈,一家名叫“闲野”的餐厅在小红书上被打卡超过了上千次,店内有着各式各样且数量众多的绿植,再配上半开放式的用餐空间,营造出了一种山野丛林间的感觉。

  午餐时段,记者在这里看到,前来用餐的食客陆续上座,开放式的出餐窗口便于展示这里绿色新鲜的食材,又让人胃口大开,闲野火锅主打云贵川融合口味,以原生自然的有机食材为本,选料考究,多以应季当地食材,将“绿色有机”的概念充分融入菜品中。

  发展绿色交易

  满足绿色健康生活需求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

  绿色消费的深入人心,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业态,例如循环经济、租赁经济、“二手经济”等。

  石家庄海悦天地负一层的麦麦城市循环超市是本市首家以闲置物品寄售为核心运营模式的循环超市,该店于今年3月份正式开业,通过征集市民家中闲置物品进行委托代售,使这些旧物得以流转至有需要的人群手中,同时原物主也可获得相应经济回报。超市合伙人任磊表示:“这种模式构建了一种买卖双方互利共赢的新型消费生态,希望未来此类闲置物品循环门店可以广泛进驻各个社区,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绿色交易服务。”

  除了循环超市,一些循环市集也推动了绿色消费的发展,迪卡侬槐安东路店就举办了循环市集,市集推出了童车回收,自行车、帐篷租赁等活动。市民范礼奎在集市上用一个低于市场价很多的价格租到了一台自己喜欢的竞速自行车,“太值了,希望多多办这样的集市!”范礼奎对记者感叹道。

  每个周末,石家庄中冶盛世广场的“旧物新生”市集总是挤满淘宝的年轻人,最近开学季,该市集还进入了大学校园,帮助大学生处理闲置物品。河北科技大学的裴璐刚在市集寄卖了几本教材和考研笔记:“既能赚了钱又帮助了学弟学妹,比毕业论斤卖值多了。”

  如今,践行绿色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自觉行动,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我市商企还在营造绿色空间、优化健康环境等多个维度深耕,致力于构建高品质的绿色消费场景,推广更多节能环保型产品,满足人们的绿色健康生活需求。(记者 殷商阳)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