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南京:课后服务放光彩 传统文化助“双减”

发稿时间:2022-06-16 09:42:00 来源:南京晨报 中国青年网

学校供图

  “双减”政策实行半年多以来,南京市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在抓好政策落实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如何结合实际做出特色。近日,记者走访江北新区各中小学校,挖掘出一个个“双减”新看点,教师团队不断探索创新、结出硕果,成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闪亮明星!

  让“双减”落地,让“育人”铸魂,江北新区浦外高新小学积极创新课后服务形式,进一步丰厚“双减”背景下的优秀民族文化育人路径,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丰富学生审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全力发展高质量素质教育。

  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立足根本,着力打造特色课后服务,优化课后服务质量,让学生们在“双减”下享受多样化课后服务内容,拓展学习空间,江北新区浦外高新小学开展了以优秀瑰宝文化——京剧为特色的课后服务社团。

  京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动的文化记忆和中华民族的优秀瑰宝。推动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是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仅是一种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保护和文化传承行动,更重要的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浦外高新小学为深入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学生艺术天赋,发扬民族文化,于本学期成立了京剧社团,聘请了江苏省京剧院的国家级演员亲自授课。孩子们每天积极还课,老师一一指导,学习氛围浓厚,京剧院的老师也对学生积极学习的状态提出了表扬。

  老师们的认真负责,加上孩子们的努力练习,让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完成了一场精彩的京剧舞台的录制,让全校师生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意识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在优秀剧目的耳濡目染之下,学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潜移默化地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担负起传承京剧文化的使命。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太极、空竹、舞龙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

  为了增强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学校目前开展了两期“博士进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讲解授课。帮助学生在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在各项特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才能。刘校长说,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深耕课堂,深化美育课程建设、拓展美育实践活动,让特色课程在浦外高新小学“遍地开花”。

责任编辑:张亦弛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