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临川: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展现“首区”作为

发稿时间:2022-09-21 22:45:00 来源: 抚州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始终紧跟市委、市政府的步伐,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争先进位、赶超跨越,从2012年的全区生产总值203.5亿元升至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超550亿元,经济发展总体呈现量质双升的良好局面。

  抚北工业园成功更名为临川经济开发区,连续4年荣获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在2021年全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绩效考核中临川被评为“好”的等次,连续5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临汝书院成功创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翻开临川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勾勒出过去十年临川的各项发展指数持续上升,发展动能日益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在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作出临川贡献、体现临川担当。

  壮大经济支柱,工业实力显著增强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临川强。工业是临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4月27日,临川区抚北工业园更名为临川经济开发区。在临川经济开发区,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厂房里入驻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有色金属等特色企业,它们的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如同炎炎夏日般火热。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临川经济开发区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2.76亿元,同比增长25.39%。

  “临川经济开发区下辖抚北和才都2个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2.2万亩,已开发使用面积1.577万亩。现有落户企业162家,其中规上企业75家。现已形成以电子信息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两大产业体系。”临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肖亮亮说道。

  一套套精美的高档卫浴洁具,在组装、测试、打包后准备出口欧洲……近日,在抚州市银圣王洁具有限公司,200多名一线员工正在加班加点赶制订单,而这发展的良好势头,得益于今年3月份在临川区商务部门的牵线下与南昌一互联网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搭建起了一个国际销售平台。今年1至6月,该公司实现外贸出口1300多万美元。

  据悉,在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临川位居第20位。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627户,比上年增长8.33%;新增注册资本92.9亿元。

  为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目标,临川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全市率先实行重点技术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完成5个技术需求的揭榜签约;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瞪羚(潜在)企业3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银涛药业成功入选江西省2021—2022年度“映山红”企业。2021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552.6亿元,增幅达7.8%。

  文旅深度融合,临川文化焕发新机 

  当代书院的涅槃重生,正逢其时。位于临川区上顿渡镇河西街的临汝书院,前身为宋代南湖书院,自临汝书院开园以来,前来研学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该书院内设临川名人馆、临川文脉馆、临川人文精神馆、临川教育馆、书院文化馆等,记载了临川两千年历史文化演变,是临川才子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精华所在。

  “临汝书院依托临川千年‘才子之乡’的文脉优势成功创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升了城市文旅内涵,未来也将持续探索当代人的‘美好生活方式’,更好地助推新时代抚州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临汝书院负责人方孜瑜说道。

  如今的临川,才子文化、戏曲文化、中医药文化等浓厚文化气息遍及大街小巷,游客漫步各个历史文化街区,欣赏栩栩如生的建筑雕刻艺术,感受青砖黛瓦间的老故事,听一曲临川四梦。

  河埠乡斯和村封家村小组原本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落,近年来却依托紧临高速公路出入口、生态资源摇身一变成了旅游胜地——临川区仙盖山景区。景区里不仅有中医药产业园、研学营地等特色项目,更藏有民间刺绣、木雕、竹编、杆秤、帐钩、陶瓷、农耕、锁器等工艺品的农耕文化博览园,集中展示抚州历史文化、民居文化、民间瑰藏之精华。该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无论是临汝书院里的书声琅琅,还是在仙盖山景区里流传的珍品,都能感受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焕发的新活力,展现着临川文化的新魅力。

  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有力推进 

  眼下正值“双抢”时节,片片稻田中,鸟儿围着作业的农机“赶场”,临川区龙溪镇易家村脱贫户易高年正一边收获成熟的早稻,一边抓紧时机抢插晚稻,收获的同时又种下丰收希望。

  “家里脱贫了,不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明天一定会更美好。”这十年,易高年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笑容时刻挂在脸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川区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着力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巩固脱贫质量,到2020年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39户16582人实现如期脱贫,1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乡村巨变让乡亲们喜笑颜开。

  “我们抓住农业龙头企业正邦集团在临川投资养猪产业这个契机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与正邦集团签订租赁经营协议,实现资产收益分红和开拓式就业帮扶。”临川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习羽说,现在该产业年出栏生猪10万头,年租赁收益达1000万元,年收益率13.15%,直接带动1100余户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脱贫户参与,近60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20万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临川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因地制宜,大力推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在工作体系、产业发展、乡村规划、乡风文明、治理体系上做好衔接,开启了乡村振兴新面貌。2021年,临川区确定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7个,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23个。202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652元。

  (付建荣 通讯员 胡琪蓉 见习记者 郭昊)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