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江西会昌: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

发稿时间:2024-06-06 10:32:00 来源: 江西日报

  为破解部分村小学生过少、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去年以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以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省级试点县为契机,推进30人以下的村小“以小并大”。同时,聚焦群众关心的教学质量、食宿、接送等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方法,稳妥推进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如今,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会昌县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交出一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优化要素配置,确保安置学生“接得住”

  4月22日下午,会昌县白鹅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结束一天的课程,高兴地登上回家的校车。

  “白鹅乡九岭村距离白鹅中心小学大约6.5公里,原本担心孩子上下学的接送问题,没想到学校开通了校车,很方便。”学生家长曾检发笑着说,有了校车,不但节省了孩子们往返学校的时间,还保障了上下学路上的安全。

  “对30人以下的4所村小和5所村完小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优化,共381名学生到中心小学就读。乡里开通了5条公交线路,方便学校348名学生上下学。”白鹅中心小学校长宋久荣介绍,学校投入资金,改建食堂等生活设施,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近年来,会昌县把试点工作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结合起来,升级改造教师周转房、学生宿舍,制定学生饮食及住宿制度,做到学生吃住舒心、家长安心。实行农村客运班线和校车接送两种方式,精心设置公交线路14条、接送点位20个,每个点位安排“护学岗”,每辆公交车安排照管员,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注重协同发展,做到中心学校“教得好”

  在会昌县庄口中心小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足球、篮球、跳绳等课后服务。

  “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庄口中心小学副校长肖长华说。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会昌县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教育服务能力。该县出台《关于开展县领导“十联”活动的工作方案》,县四套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到联系学校开展两次工作调研,帮助学校解决两个以上实际问题,到联系学校上1次以上思政课。与赣州中学等11所市级名校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围绕党建引领、教学教研、体教融合、学生交流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建立县域内城区优质学校与乡镇中心学校“手拉手”对口支教制度,探索集团化办学、“大学区”制管理等举措,提高中心学校办学质量。该县还先后外派100多名教师前往安徽阜阳等地挂职跟岗,举办教师教学能力、学校管理干部业务提升培训班,促进教师成长。

  破解多项难题,确保教育资源“配得优”

  眼下,作为会昌县“八大行动”重点工程之一的会昌县第六小学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中。“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学位1500个,辐射南外社区、月亮湾社区等多个区域。”会昌县教科体局发展规划股负责人肖浪兴说。

  会昌县全力推进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建设,并按标准配足配齐设施设备,按时有序增加学位供给。2023年,全县新增城区小学学位1000余个、初中学位2800余个,为安置接收优化村小学生就学留足空间。整合投入9000余万元资金对12所乡镇中心学校进行改造,全面提升中心学校的学生承载能力。截至目前,117所村小顺利完成优化。会昌县还根据当地需求将教学点闲置校舍改造成村级孝老食堂、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留守儿童之家”等,实现资源再利用。

  建立教师交流制度。会昌县结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教师职称“周转池”制度,对优化的23所村小60名正式教师,在不改变职称岗位的前提下参与校内竞聘并签订聘用协议,安排到中心学校任教或转为教辅人员、生活教师,让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刘兆春 刘 源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春)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