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解码崇义龙勾“三变”

发稿时间:2024-07-18 11:08:00 来源: 赣南日报

  交通四通八达,曾经土货不出、外货难入的窘境已写进历史;农户忙碌在西瓜、蔬菜种植基地,采摘、分拣、装箱,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企业生产争分夺秒……

  曾经的龙勾,竹木和矿产资源匮乏,道路交通、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乡里没有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工业产业发展缓慢。

  逆境之下,如何奇袭?盛夏时节,记者来到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龙勾乡,解码该乡将政策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交通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的蝶变故事。

  交通之变:从“偏远小乡”到“门户新镇”

  龙勾曾是崇义县偏远乡镇,因交通闭塞,货滞于途、人阻于道的现象屡见不鲜。

  罗振银是龙勾当地的一名货车司机,2003年,他购买了一辆农用车开始在赣州范围内跑运输。“以前跑运输太不容易了!”罗振银回忆说,路太难走啦!拉货到赣州,大多是乡间石子路,50公里的路程要走3个多小时,一天只能跑个来回。车子半路出故障是常有的事,每次修车搞得脏兮兮的一身机油。

  联通八方成为龙勾人民的共同愿望。近十年来,龙勾乡交通网络越织越密:距上犹西高速互通约10公里、大广高速复线仅15公里、赣州西站35公里,崇义县城至龙勾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所有乡道达到四级以上公路标准,100%自然村通水泥路和柏油路……

  道路通畅了,罗振银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2016年,他换了一辆崭新运输车。“道路平坦,出行便捷,跑运输轻松多了!”罗振银笑着说,等崇义龙勾至南康红心段公路改建工程完工后,龙勾就将进入赣州市区半小时经济圈。

  采访当天,记者在崇义龙勾至南康红心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现场看到,满载沥青的工程车一辆接着一辆开来,摊铺机依次紧张作业,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这条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竣工通车后,龙勾到赣州市中心城区仅需30分钟。

  昔日的“偏远小乡”,如今成为“门户新镇”,龙勾乡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制约经济发展的出行难题得到解决。

  产业之变:从“脐橙独秀”到“众果飘香”

  龙勾乡产业起步艰难,曾是“无资源、无产业、无发展环境”的乡镇。1993年,龙勾乡党政领导班子提出“苦熬不如苦干”新思路,将脐橙确定为重点产业,先后引进脐橙育苗基地和脐橙种植示范基地。

  家住育苗基地对面的村民吴远生,成为龙勾乡第一批种植脐橙的果农。1995年,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下定决心开荒种脐橙。

  “干部扛着锄头来到我家荒山帮忙,种下500多株脐橙苗。本来还担心脐橙没有销路,但没想到开采第一年,脐橙便以每公斤6元的高价销售一空,挣得8000多元。”吴远生笑着说,他种脐橙挣钱的消息很快传遍乡里,全乡逐渐掀起脐橙种植的热潮。

  龙勾乡乘势而上、因势利导,统筹资金,开发脐橙基地,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滴灌等新技术,牵头成立果业协会,组建脐橙专业合作社,干群齐心推动脐橙产业发展。脐橙产业成为龙勾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脐橙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0.3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2.5万亩,村民家庭收入由全县后三跃升至前三。

  然而,2015年柑橘黄龙病肆虐,龙勾脐橙种植面积从2.5万亩回落到种植之初的0.3万亩,当地赖以生存的致富树几近砍光,果农谈脐橙色变。

  为改变困局,龙勾乡健全“公司+合作社+果农”机制,按照“基地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发展产业,并打造出“龙勾石灰脐橙”品牌。如今,龙勾石灰脐橙从单一种植转变为产业集群发展。种植面积超1.6万亩,果树80多万株,年产量5000万公斤,产值约1.5亿元,脐橙再次成为龙勾强乡富民产业。

  “柑橘黄龙病给脐橙产业带来沉重打击,敲响了‘一果独大’抗风险差的警钟。”龙勾乡党委书记何招全说。龙勾乡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提出“脐橙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以村组为主线打造特色产业,重点发展脐橙、西瓜、蔬菜等产业。在东山村脐橙基地,脐橙树下套种的麒麟西瓜迎来丰收,村民吴祖洋正忙着采摘、销售。“我们这里土壤富硒,种出来的西瓜口感好,甜度高,深受消费者欢迎。”吴祖洋说。

  如今的龙勾,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家家能增收。产业不再“一果独大”,而是“众果飘香”,乡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逐渐规模化发展,全乡产业形成“百花齐放”格局。

  融合之变:从“末位徘徊”到“领头方阵”

  受山区地势和生态红线影响,崇义县工业用地少、成本高,现有工业园区面积全省最小,仅有2000亩,很多大项目、好项目难以招引进来,工业发展严重受限。于是,龙勾乡党委政府提出“建设龙勾生态产业园,促进南康、上犹、崇义三地协同发展”的思路,得到了赣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南康、上犹两地的积极支持。

  一子落,满盘活。“作为崇义东部门户乡镇,龙勾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能够与南康格力工业园区和上犹黄埠工业园协同发展,加上龙勾有富足的劳动力资源,具有发展潜力大且建设成本低的优势。”何招全说。

  赣州祺祥新能源年产2万吨碳酸锂生产项目从招商洽谈到正式签约仅用20天时间,项目林地报批手续用时不到10天,260亩土地征收任务仅用时13天,土地平整用时35天……党员干部冲在项目建设第一线,用苦干实干拼命干刷新了崇义项目建设纪录。

  采访当天,记者走进赣州骏发合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10余台精密数控机床高速运转,工人们娴熟地配合设备紧张有序作业,加紧生产硬质合金刀具等产品,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这些产品即将销往全国各地。

  向“新”而进,提“质”而上。“我们将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借助新一代锂电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技术,形成在全省有影响力的锂电新材料基地,推动崇义钨产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何招全告诉记者。

  “工业园区就是沿着村庄规划建设的,这是真正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不少从外地务工的青年回乡创业就业,现在圩镇赶集都热闹多啦!”龙勾产业园为乡里带来的巨大变化,吴至榕看在眼里,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城里工作返回家乡发展。

  企业落户园区,圩镇重新规划,人才回流发展,带动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龙勾聚集,推动龙勾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子地庄园四面环山,山上种有脐橙、西柚、沃柑等水果,山下农庄保留原生态的田园风格。4年前,上犹籍商人方星海看中了这方好山水,承包下了这片山林。

  “这里有山有水有果园,生态、区位、交通条件都很好,能与周边阳明湖、天沐温泉等景区景点串联成线,不少游客慕名前来采摘游玩、户外拓展、吃农家菜等。”方星海说。

  如今的龙勾,交通四通八达,农业高质高效,工业异军突起,农旅深度融合,经济发展从三类乡镇跃升为一类乡镇,正朝着“农工旅协同、村镇园一体、绿智美共享”的发展路径阔步前行。(记者余书福 特约记者李启峰 通讯员钟水旺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