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灯芯草里的“康养经”

发稿时间:2024-07-25 11:57:00 来源: 抚州日报

  严爱根(左)与种植户交流灯芯草种植心得。 本报记者 陈强 摄

  村民在整理灯芯草。本报记者 陈强 摄

  “今年灯芯草茎粗、个高长相好,可以卖个好价钱。”近期,临川区河埠乡4000余亩灯芯草喜获丰收,种植户们天刚蒙蒙亮就来到田间地头收割,为晚稻栽插抢出时间。

  在河埠乡熊尧村灯芯草种植基地,村民祝长红弯腰挥镰,满脸汗水顾不上擦。在祝长红旁边,一位脸庞黝黑的小伙一边帮忙收割,一边察看灯芯草品质,为即将到来的灯芯草大量收购做着准备。

  小伙是一名“80后”,名叫严爱根,也是村里人,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厦门工作。

  去年年初,在临川区“双返双创、三请三回”政策感召下,严爱根放弃在厦门一家人工智能公司销售总监的高薪岗位,返回家乡创办江西民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立足于提升灯芯草附加值,深挖灯芯草药用价值。经过一年多市场开拓,公司开发了灯芯草煲汤料、灯芯草茶品、灯芯草蒸笼草垫、灯芯草足浴包等新产品,让临川灯芯草这一传统农作物焕发出蓬勃生机。

  “临川种植灯芯草已有近千年历史,全国灯芯草九成产于临川。当前,仅仅依靠销售灯芯草原料,限制了产业发展壮大的步伐。”严爱根说,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销售经验的“老兵”,随着对灯芯草的深入了解,他感觉到灯芯草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从小耳濡目染父辈几十年来都是种草、割草、卖芯,但价格起不来,严爱根决心改变这一窘境,全力做好灯芯草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带动更多农民从事灯芯草种植,让灯芯草真正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草”。

  为了让返乡创业能人志士回得来、留得下、做得好,河埠乡把荒废多年的塔溪村小和空置的乡粮管所仓库整体租赁给严爱根,作为生产和办公场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严爱根的公司得到稳健发展:目前,草席生产线、灯芯草粗加工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市场需求旺盛;灯芯草精深加工生产线正在安装设备,即将投入生产;灯芯草研学实践基地也在规划建设中。去年,公司开发的多个灯芯草康养产品成为市场新宠,灯芯花、灯芯草茶更是成为网售爆款,企业第一年销售额就超过400万元,实现盈利。

  在民邦农业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不停,员工们正忙着赶订单,不一会儿,一捆捆灯芯草便完成剥皮抽芯作业。“公司新近购置了几台灯芯草抽芯机,一台机器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50倍,每天可以加工灯芯草500斤,产出纯灯芯近50斤。”该车间负责人刘俊说道。

  随着灯芯草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当地越来越多农民热衷灯芯草种植,亩均增收6000多元。村民熊丽芬今年种植了10多亩。她说,灯芯草精深加工企业多了,灯芯草行情看涨,以前灯芯草剥皮后只卖芯,村里有了草席生产线后,草皮变废为宝,也可以卖钱了。

  灯芯草全身都是宝,被加工制作成灯芯、蜡烛芯,走进千家万户;而今,灯芯草衍生产品不断增多,翠绿细长的灯芯草经过加工成草席、旅游草帽、宠物玩具等,受到年轻消费群体追捧。灯芯草因具有“静心安神、利尿通淋”药用功效,民邦农业公司将其开发出各类康养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对于企业未来发展,严爱根表示,将紧抓抚州建设生态康养名城这一契机,加大投入、持续研发,强化品牌核心竞争力,探索更多“灯芯草+康养”“灯芯草+食养”“灯芯草+禅养”等新业态,带动全区灯芯草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范文发)

  扫码看视频

 

 


  责任编辑:佟彤 杜芳群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