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抚州临川区:奋力推动全区经济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发稿时间:2024-10-05 08:53:00 来源: 抚州日报

  “一河两岸”景观

  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乡村田野间,处处是忙碌的村民……金秋时节,才乡一派热火朝天、拼搏奋进的景象。

  今年以来,临川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围绕擦亮“一张名片”、全力打造“两区”、建设“三大基地”,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新院

  强攻工业成效显著

  有色金属产业园

  “生产线全部使用数字化设备后,不仅降低了劳动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近日,走进位于临川经济开发区的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只见各生产车间的自动化设备全速运转,车间控制室内,工作人员紧盯电脑屏幕,通过控制平台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操控。今年上半年,临川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第五批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临川区坚定不移强攻工业,锚定工业创新发展“5个5”目标,开展工业创新发展大会战,全力推进现有企业增产扩能、开工项目建成投产,稳住了工业经济基本盘。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2.68亿元、同比增长5.58%。扎实推进工业用地亩均效益评价改革,清理闲置企业2家,盘活闲置工业用地113亩、闲置厂房2.3万平方米。制定临川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专项资金奖励措施,1—6月,全区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844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企业1家。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1—6月,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9.65%。

  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1—6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 R&D经费同比增长13.68%。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组织61家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梳理申报省、市“揭榜挂帅”项目5个,1—6月,全区登记技术合同数5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33%、293.43%。坚定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建立驻武汉招才引智工作站。常态开展“书记部长进校园”“百博进百企”“人才政策宣传日”等人才招引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引进33名高素质人才。

  改革创新日新月异

 

  临川区第五实验学校

  临川区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组建区委社会工作部,优化科技、农业农村等部门职责,调整完善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行政执法体制,优化区级议事协调机构。加快“2+N”区属国有企业体系落地,扎实推进国有“三资”清查处置和管理改革,完成资产盘活入库收益3.91亿元。有序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加快实现全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人事、财务、业务、药械、信息、后勤“七统一”管理。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组建协作型教学(教研)共同体11个。

  落实国家、省、市部署的22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并在全省率先推出“公路项目建设一件事”,推动办事材料压缩38%、表单压缩75%。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一站式”诉讼服务,完善“法院+工商联”诉调对接机制,今年上半年,妥善审结各类涉企民商事案件1807件。常态化开展“政企恳谈会”,面对面解决企业有关诉求170余件;开展“企心办”服务工作,登记服务的事项按时办结率、企业好评率均为100%。大力推进惠企政策“即申即享、免申即享”,为市场主体减负14.93亿元,通过“惠企通”平台直达企业兑现惠企资金3亿元。强化金融支持,创新综合融资“提放保”模式,助企融资2.23亿元,提供6.65亿元供应链代采购服务融资支持。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全国一张单”管理模式,1—6月,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046户。

  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与南昌市西湖区建立结对合作机制,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南昌都市圈。积极稳外资扩外贸,新维(江西)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海关 AEO高级认证,实现“零”的突破。1—6月,全区生产型企业出口6.2亿元、同比增长69.4%,引进合同外资7800万美元、排全市第一;现汇进资242.4万美元、排全市第二。

  农业产业一路高歌

 

  早稻收割

  临川区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多措并举做优农业、做美农村、做富农民,稳步推进农业强区建设。

  深入开展脱贫人口增收、帮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全区脱贫对象、监测对象7417人稳定就业、收入稳定增长。用好“七位一体”管理模式,持续加强全区衔接资金项目资产后续管护。

  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早稻完成栽播58.1万亩,有序推进2024年度7.0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和3个“吨粮片”、15个“高产片”打造工作。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江西供销(临川)冷链物流园基本建成,加快推进江粮集团粮食烘干项目和新引进的药食同源食品项目、数字稻田全产业生态项目等建设。大力发展春提早大棚西瓜、灯芯草产业,加快形成“一乡至少一业、一村至少一品”发展格局。1—6月,全区新增有机农产品认证8个,农产品线上销售额2.25亿元、位列全市第一。

  持续推动65个省级村点和100个自建点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3个“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点、2个美丽乡镇、17个美丽村庄、3000户美丽庭院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广5G+长效管护平台运用,开展村庄环境清洁行动,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任务。

  民生实事惠及百姓


  服务新就业群体

  临川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加强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全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2%。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开展就业促进三年行动,建成“5+2就业之家”服务网点270个,1—6月,全区新增城镇就业384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9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97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7.7%。深入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累计新增学位3450个,化解“大校额”学校3所、“大班额”班级71个;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238所,组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高考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大力实施健康临川行动,加快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区,建成1个国家级、3个省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全区健康支持性环境实现全覆盖。

  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跟踪调度,精准推动社保扩面提质,1—6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6.49万人,完成率99.5%。聚焦“一老一小”和困难群体,深化“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改革,加快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升级,3个医养结合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时光益站”互助养老服务改革在中心城区48个社区全面铺开。

  奋进新征程,扬帆再起航。临川区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临川新篇章。(章晋辉)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