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抚州东乡区:凝心聚力 绘就改革发展新画卷

发稿时间:2024-10-05 09:56:00 来源: 抚州日报

  台德智慧科技

  疾行逐梦,昂首迎风展宏图;击水中流,阔步赶潮续华章。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东乡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担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百花齐放、活力迸发的态势。获评全省市县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实现“十一连优”;获评全市县(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实现“八连优”。

  东乡经济开发区一角

  提质增效 企业发展“有活力”

  亿友药业

  在江西台德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智能音箱、智能学习机、智能中控等电子产品正陆续出库;江西亿友药业有限公司抓住机遇,实现爆发式增长,现已拥有9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1项实用新型专利,成为江西省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金秋时节,东乡经济开发区生机盎然,一家家企业铆足生产热情,一个个车间设备运转不休。

  大兴工业,坚定转型步伐。该区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2316”行动计划,重点围绕“首位+主导”产业布局,加快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全力打造新材料、医药制造、汽车零部件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总量上规模。今年1—7月,该区16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收188.95亿元,增长16.99%;新能源新材料首位产业、生物医药主导产业营收分别增长16.53%、15.92%,16家市优强企业营收增长27%;获评江西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化工新材料)。

  大干项目,做强有效投资。该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完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一方面,坚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签约项目加快建设,聚焦签约项目抓落户、落户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重点推动50个新签约及在建重大工业项目加快竣工投产,连冠新材料、凯思特机械科技、诺宝科技、联谛人工智能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爱索新材料、鲲鹏新材料项目已申报入规,彭彩新型包装材料全产业链产业园项目正在启动建设。另一方面,坚持把项目招引作为育新机、增后劲的强大引擎,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升招商工作精准性和有效性。今年以来,区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多次举办“三请三回”、招商推介活动,推动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其中包括旭科氢醇(海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2亿元的年产51万吨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建设项目等优强项目4个。

  大抓改革,激活发展动能。该区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持续深化经开区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开发区+主题产业园”运营模式被评为“2023年度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持续唱响“抚务周到”营商环境东乡品牌,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设立“企心办”企业服务专窗,今年以来,为5个项目代办“拿地即开工”手续,为2个项目帮办“招标即开工”,累计兑现惠企资金13.86亿元。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改革,加快推进数转赋能,推动5家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40家指标企业改造升级、567家中小企业“上云”,28家L6—L8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5%,产品合格率稳定达到99%,生产成本平均降低20%;永冠科技在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指导亿友药业争取到全市唯一的省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项目资金2000万元,台德智慧科技成为全省唯一入选2023年“科创中国”新锐企业榜企业。

  百花齐放  乡村振兴“ 底色足”

  小璜镇孙圳村稻蛙种养基地

  蓝莓、绿壳蛋鸡、花果芋……各类农特产品规模逐步扩大,产值逐步提升,不仅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还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实现多方共赢,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这正是东乡区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的缩影。

  无中生有,勾勒“莓”好“蓝”图。近年来,该区在全区范围内建成95个“蓝莓产业基地”,种植面积达1.6万余亩。为实现蓝莓销路多元化、附加值最大化,该区统筹谋划蓝莓采摘、销售工作,举行蓝莓推介会暨集中签约仪式,举办蓝莓采摘启动仪式、蓝莓音乐汇等“十个一”活动,今年以来,全区蓝莓销售167万斤,总销售额为1700万元。如今,蓝莓产业已经成为东乡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蒸蒸日上,产业繁荣兴旺。该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产业化,聚焦绿壳蛋鸡、稻蛙等东乡特色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农业多元化发展。东乡绿壳蛋鸡产业按照“一核、一盟、四端、多点、连片”发展思路,正在逐步实施蛋鸡养殖示范基地、屠宰锁鲜加工等8个产业化项目,并与上海商业联合会等开展销售合作,今年上半年产值达5000万元;稻蛙生态种养产业面积达3200亩,预计年产稻蛙3500吨,实现产值8000万元;江西美尔丝瓜络有限公司晋升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针对南方丘陵山地小农机装备短缺难题,推进农机装备研发基地建设,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城乡融合 美丽宜居“高颜值”

  “莓”好时光

  步入东乡区虎圩乡陈塘村何张村小组,村舍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老人小孩在村文化广场纳凉嬉戏,一幅村美民安的乡村振兴画卷。近年来,该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让群众生活更为舒心、更加美好、更有品质。

  整治乡村环境换新颜。该区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立长效管护考核机制,提升“1+N”长效管护水平;提高“万村码上通”平台推广使用效率,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推行村党群服务中心“365天服务不打烊”,积极为群众开展暖心代办服务。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整治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引导农村社会形成文明新风尚。

  完善城市功能提品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谋划实施37个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有序开展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按照“一核引领、两翼联动、多点发力”区域发展布局,支持各乡镇(街道、场)特色化发展,提升中心镇建设品质和承载服务能力,引导人口、资源等要素向中心镇集聚。

  用心用情 民生实事“有温度”

  提供就业服务

  “我想回来创业,‘人才之家’要怎么入驻?”“我家住在老体育场附近,有哪些企业距离比较近……”近日,在“‘职’等您来·‘才’聚东乡”大型直播带岗引才活动直播间,“5+2就业之家”工作人员化身主播,对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细致解答。该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改善民生福祉上聚力攻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就业方面,高标准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让岗位招聘从触手可及转变为触“屏”可及;扎实开展书记、区长直播带岗引才系列活动,提供就业岗位230余个,达成就业510人。教育方面,推动县域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有序完成68所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有序推进东乡高级技工学校创建技师学院工作,加快推进总投资4.5亿元的新校区项目建设。康养方面,加快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区)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着力推进慢性病下沉、双向转诊和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上海长征医院“名医工作室”在东乡区人民医院签约揭牌,3批12人次到东乡坐诊;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建成城市老年助餐点4处、农村老年助餐点17处,新建“一老一小”幸福院8所。

  持续呵护生态环境。统筹做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篇文章,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连续3年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并随同市本级一同列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无废城市”示范建设区。有序做好69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工作,全面建成28.67公里的渊山岗工业园污水管网改造和1.9公里的东山工业园污水管网。深化城乡环境整治,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行瓶装液化气配送“四统一”,解决瓶装液化气市场“最后一公里”安全配送难题,该经验做法获得省厅肯定性批示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党建引领 齐心共绘“同心圆”

  邻里会商

  “最近小区下水道系统堵塞比较严重,这件事要赶紧落实下来,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面对居民反馈的问题,金峰街道东糖社区党支部立即发挥“吹哨人”作用,组织居民、物业、社区、住房城建等相关单位在邻里会商室进行协商,化解居民“堵心事”。近年来,东乡区以党建为抓手,持续织密行业党建“责任网”,把群众呼声与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有机融合,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质量双提升。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该区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深入推进党建“三化”和红旗(模范)党支部建设,获评11个“红旗党支部”和6个“模范党支部”,总量排全市第二,黎圩镇黎阳村“三带”模式催生“四彩”产业做法在抚州市2024年度“红旗党支部”“模范党支部”集中授牌大会上进行展示。扎实开展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重点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建工作”书记领航项目。强化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推行“一网四联”“邻里会商”等群众自治载体。持续开展“四红同频”红色物业覆盖活动,推动31个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8个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组织。

  筑牢乡村一线战斗堡垒。该区创新探索农村流动党员“4+1+N”服务管理机制,实行待业型、从业型、新就业群体型、无业型四类管理,推动流动党员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延伸服务。创新“三定三诺”管理机制,让无职党员变“有责有为”,实施定岗承诺、定岗践诺、定岗评诺的“三定三诺”管理机制,通过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延伸管理触角和抓手,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截至目前,全区共认领各类岗位3500余个,签订《履职承诺书》3843份,承诺事项6920条,在家无职党员覆盖率达98%,2200余名无职党员在防汛抗旱、春耕“双抢”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作表率。(何江华 冯林 饶方其 黎元昱 占人豪 周志芳)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