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抚州临川区:“鲈”鱼得水游出“致富路”

发稿时间:2024-10-18 09:40:00 来源: 抚州日报

  近日,记者走进抚州市临川区罗湖镇科溪村特种鱼繁殖及养殖示范基地,只见一个个直径8米、高2米的蓝色圆形“大桶”整齐排列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鲈鱼苗,养殖人员正忙着投喂鱼食、测温……

  “我们今年4月投放了60余万尾鲈鱼苗,现销售鱼苗40万尾,产出成鱼20万尾。”基地负责人吴建军告诉记者,每个“大桶”能饲养鲈鱼苗数千尾,鲈鱼生长周期一般是6到7个月,长到400克左右就可以出塘售卖了。

  这种圆形“大桶”俗称高位池,池内有独立的增氧、排污、灌溉系统。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这种养殖模式不仅解决了占地面积大、养殖地域有限等问题,还可控制鲈鱼的生长环境,大大降低了鲈鱼的发病率,提高了鲈鱼品质,具有投资少、周期短、易管理、效益高等优势。吴建军说:“客户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销售不用愁,如今池子里所有成品鲈鱼被订购一空,明年计划采购200万尾鲈鱼苗。”

  据悉,为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科溪村“两委”干部多次赴外地考察学习,抓住有利契机,与江西极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刘广锋博士团队合作,投资460万元建成占地500亩的特种鱼繁殖及养殖示范基地,“解锁”鲈鱼养殖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鱼富民的道路。科溪村党支部书记万新华介绍,基地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五六万元,同时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我们夫妻俩在这里做工,一年收入加起来有10多万元,还可以照顾家里。”村民徐小平一边干活,一边说道。章文锋本报记者李小虎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