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江西瑞金市:废弃果园变丰收良田

发稿时间:2024-10-29 09:11:00 来源: 瑞金市融媒体中心

  近日,在武阳镇国兴村连片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水稻。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眼下,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国兴村等3个村土地开发项目的100多亩水稻迎来了丰收,昔日废弃园地经过综合整治变成了沃野良田。

  在该土地开发项目的稻田里,遍地金黄,稻香四溢,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茬茬水稻被源源不断卷入收割机里,割稻、脱粒、吐杆一气呵成。

  如今的丰收良田,以往是连片的脐橙果园,由于近几年受黄龙病的侵蚀,果农种植收益低下,土地利用率不高,成了一片废弃的失管果园,土地迫切需要进行综合整治。以耕地“占补平衡”利用为契机,2023年8月,涉及武阳镇国兴村、陈布村、武阳村的土地开发项目得到批准立项,对耕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目前已经完成水稻种植104.87亩。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实施了土地平整工程112余亩,新建生产路562.66米,新修水渠1703.51米。”该土地开发项目施工负责人范晓堂向记者介绍,为了确保并检验工程质量,第一年由他们施工方进行水稻耕种,“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收成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亩产能够达到900斤左右。”

  通过综合整治,废弃园地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的重新布局,进一步提升了耕地质量,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土地开发项目做好之后,有效提升了我们这块田的利用效率。比如说,新修建的水渠,能保证农田的灌溉用水,田块平整好了,方便进行机械化耕种,既能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又能提高耕作效率,保证我们的粮食生产。”国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邹艳春笑着说。

  据悉,土地开发项目是该市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有力举措,目前该市耕地“占补平衡”共16个项目立项,总规模1261.43亩,预计新增耕地1164.9亩。

  耕地“占补平衡”是国家耕地保护的核心制度之一,它的实施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耕地占补平衡的基本原则是“占多少,补多少”,实行“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的政策,任何占用耕地的行为都必须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以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近年来,该市多措并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强化监督举措,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管理理念,稳步提升耕地质量,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精准对标国家对‘大占补’政策的要求,集中力量做好我市后备资源调查储备,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应金表示。(郭晓明 瑞金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鑫 邹仕山图/文)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