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一只野山鸡 致富“金凤凰”

发稿时间:2025-01-19 15:14:00 来源: 抚州日报

  崇仁麻鸡是江西“四大名鸡”之一,因麻羽青脚而得名,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小小麻鸡能成为抚州市崇仁县独具特色的禽类种质资源和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一

  日前,电影《凤鸣飞天》在获得2024首届亚洲国际电影节金鹮奖院线电影单元“最佳乡村振兴影片”提名后,又荣获2024旧金山国际新概念电影节优秀人文故事片奖。

  该片在崇仁拍摄,取材于崇仁麻鸡,讲述的是关于梦想、坚持和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地方优秀文化和风土人情。

  崇仁人将麻鸡视为“金凤凰”,漫步在崇仁城乡,随处可见“凤凰飞舞”。

  崇仁麻鸡原主产于崇仁县许坊乡,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化,成为当地独特家鸡。麻鸡大多在野外觅食,公鸡雄健俊俏,母鸡成熟早、产蛋量高。1960年,原省农业厅畜禽品种普查队在许坊乡长沙坑村发现该鸡种,后经多年选育,于1964年编入《江西省地方畜禽品种志》,并正式定名“崇仁麻鸡”。

  走进石庄乡官山村江西祥旺标准化养殖基地,“鸡飞狗跳”的场景时时上演,崇仁麻鸡在这里充分展现它的“野性”,有的飞向树枝、有的在地上啄食虫蚁、有的静卧林间晒太阳。

  养殖户陈辉祥将养鸡的废水回抽浇树,将林间的杂草、昆虫用来喂鸡,形成林下养鸡循环生态模式。他介绍:“我们是生态养殖,鸡的运动量很大,每天能跑2万多步。鸡每天早上4点多就出来,吃树上、竹林里的虫子,同时我们也会喂一些粗粮。”

  不久前,陈辉祥的养殖基地与京东农场签约,京东农场将对养殖场生产全流程进行监测,助力解决传统崇仁麻鸡生产数据难采集、食品安全难追溯等问题,推动提升全县麻鸡养殖的整体水平。

  多年来,这只“鸡”载誉无数,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入选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各大博览会、推介会上的常客。

  如今,崇仁麻鸡产业蓬勃发展,共有各类经营主体66家,相关从业者2万余人,总产值达36.5亿元。

      二

  在崇仁麻鸡原种场种鸡舍内,麻鸡探头张望。“我们原种场的这些鸡可都是吃‘皇粮’的。”崇仁县崇仁麻鸡产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阮子华指着种鸡舍里的鸡介绍道,“山鸡变‘凤凰’的关键,在于血统纯正。目前,崇仁麻鸡原种场原种麻鸡存栏达6000羽,建立起核心家系60个。”

  在距离崇仁麻鸡原种场几公里的地方,有一家省级家禽扩繁场——崇仁县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这里种鸡存栏约1万羽。该公司建有崇仁麻鸡原种保护基地、崇仁麻鸡父母代种鸡扩繁基地、种苗与商品鸡苗孵化基地、饲料加工厂及配套的有机肥生产基地等。

  “公司每年保种育种的科研投入超过200万元。”崇仁县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云经说,“崇仁麻鸡是我们崇仁人的‘致富鸡’,保护崇仁麻鸡原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原种保护、良种繁育是崇仁麻鸡产业升级的基础。近年来,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构建了“原种场—扩繁场—商品鸡繁育场”崇仁麻鸡良种三级繁育体系,形成了“政府+企业”的原种保护双保险。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2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以保障保种工作。

  崇仁县还与中国农科院(扬州)家禽研究所、江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重新构建崇仁麻鸡原种核心群,开展种鸡“两白”(白痢沙门氏菌、白血病)净化,研发麻鸡基因鉴别技术,为产品的可追溯性提供解决方案。

       三

  近年来,崇仁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畜牧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实现由“山凤凰”到“金凤凰”的跨越。

  走进崇仁县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高标准厂房整齐划一,现代化鸡舍整洁干净,自动供给饲料设备定时定量投料至鸡舍。该公司加大养殖技术投入,通过引进国内先进的智能化养殖设备,实现了自动控温、控湿、通风、喂料、喂水、检蛋和粪便自动传输,有效提升了种鸡产蛋率、鸡蛋孵化率、鸡苗见雏率与抗病率。

  数字化养殖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该县制定无公害崇仁麻鸡健康养殖技术规范,推广林下标准化养殖模式,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麻鸡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管理。目前,全县优质崇仁麻鸡占比95%以上。

  此外,该县整合资源,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启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由龙头企业崇仁县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其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成立产业化联合体。联合体实行统一养殖规划、统一良种供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价格收购,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原产性”“正宗性”和“生态性”,正在延伸崇仁麻鸡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该县麻鸡产品12个获无公害认证、4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0个通过有机认证。

       四

  盐焗鸡、三杯鸡、麻鸡酒……在巴山镇宝水大街的国文麻鸡店,各种麻鸡产品一应俱全。“通过品牌推广和产品展销,我们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顾客的青睐,订单量持续攀升,门店月度销售额最高有20多万元。”店长崔爱玲笑着说。

  崇仁县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将基地产品全面纳入追溯管理范围,严格落实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有关规定,有效提高了品牌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如今,在很多大型商场门店的食品区,都能看到崇仁国品麻鸡的产品。

  自1997年被命名为“中国麻鸡之乡”以来,崇仁县开发各类麻鸡菜品,研发文创产品,促进农旅融合发展,让麻鸡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县城东南方,有一个以崇仁麻鸡为主体打造的景区山凤小镇,每到假期,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

  为进一步强化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2023年该县成立崇仁麻鸡产业发展中心,通过发布崇仁麻鸡吉祥物及品牌专属形象,举办崇仁麻鸡旅游文化美食节,研发崇仁麻鸡文创产品,统一品种规格、品牌包装、宣传推介,有效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特约记者 许红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