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抚州宜黄县:以实际行动绘就民政美丽画卷

发稿时间:2025-02-07 08:47:00 来源: 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 在抚州市宜黄县棠阴镇民政所,有一群民政干部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社会和人民的承诺。他们深知民政工作不仅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选择,更是连接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重要桥梁,承载着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棠阴镇民政所在政策落实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农村特殊群体,包括低收入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留守困难妇女等,民政所干部们通过细致的走访和精准的救助金发放,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据统计,2024年,棠阴镇新增城市低保1户1人、农村低保44户73人、户内调增14户14人,纳入最低保障人数465户917人;新增分散特困10户10人、集中特困1户1人,纳入特困保障人数51人;新增残疾人护理补贴20人、生活补贴21人,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433人。新增支出型临时救助91人,保障金额225万余元;纳入高龄补贴358人,每月发放高龄补贴2.44万元;纳入经济困难老人222人,每月发放经济困难老人金1万余元。

  民政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出色的沟通能力。乡镇情况复杂多变,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性,民政工作者需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量身定制救助方案。这要求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政策法规,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同理心,能够捕捉到群众言语间的细微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确保救助措施既合法合规又贴近民情,特别是遇到不理解的群众要掌握方式方法,耐心沟通。

  低保是民政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从申请、通过及后期的监测都需要干部花时间走访,了解。许多村民因为伤病、子女读书、遭遇灾害申请低保待遇,但是当村民病情得到好转,子女已毕业就职,灾害已过去,就需要对保障对象重新评议。这时就有一部分群众需要取消相关待遇,往往此时,很多群众会不理解。但棠阴镇的民政干部们始终保持着耐心,向群众详细解释政策,帮助他们了解并接受取消待遇的决定。经过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2024年,棠阴镇成功取消低保户40户67人,户内调减低保户19户23人。

  棠阴镇民政所的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他们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精准落实各项民政政策,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助力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