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萍乡湘东区:“跨界”合作谱新篇

发稿时间:2025-02-27 09:08:00 来源: 萍乡日报

  近日,在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三角池村党群服务中心,党总支委员朱丽正忙得不可开交。她一边与登官村的负责人热火朝天地讨论,如何将展凤岭杜仲鸡共享庄园的窑鸡制作、炭烤竹筒鸡等巧妙地融入红色研学套餐,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一边还要不时接听手机,生怕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原来,邻省湖南醴陵市东富镇龙源村发来了最新的招工信息,她迅速将消息转发到村民微信群,确保大家不错过务工的机会。

  这个坐落在赣湘边界的村落,正以“跨界”思维谱写乡村振兴新篇。2024年7月,随着吴楚强村富民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一条串联湘东与醴陵的红色文旅廊道浮出水面。凯丰故居的煤油灯与醴陵李立三故居的工运史料隔空对话,株萍铁路的红色印记与渌江书院的千年文脉交织成线。“我们正在优化设计‘初心溯源’‘农耕摘摘乐’等主题套餐,游客在这里既能聆听党课,又能体验老关的农事活动和采摘乐趣。”朱丽翻动着半年来的接待台账:7批278人次游客,带来2万余元综合收入,周边农户的土特产持续热销。

  产业共振的涟漪正从文旅领域向更深处扩散。在毗邻的醴陵东富工业园,旗滨电子玻璃的生产线上,来自三角池村的何少华熟练操作着精密仪器。“开车8分钟就能到岗,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少。”他身后,600余名赣籍工人在湘企车间里编织着“跨省通勤”新图景。这种“赣湘就业直通车”模式,源自两村书记的一场“双向奔赴”的交流。龙源村守着东富工业园却招工难,三角池村富余劳力苦寻出路,双方一拍即合,搭建劳务协作新桥梁。“现在咱们企业招工群里,村干部可是当起了‘红娘’!”龙源村党委书记黄绍良笑着说道,“村民找工作就跟相亲似的,招工信息天天更新,总有一款适合你。咱们村干部就是牵线搭桥的,帮大伙儿找到最合适的‘对象’!”

  行走在赣湘边界,跨省协作的“化学反应”随处可见:农业专家在莲鳖共养基地里,操着一口赣湘混合口音,手把手教村民们养殖技术;联防联治巡逻队守护着15公里的交界线,保一方平安;两地还开通了“异地通办”“湘赣合作通办”服务窗口,让老百姓进一扇门就能办两省的事,真正成了一家人。“现在啊,我们正积极配合区就业服务中心,组织村民参加技能培训,帮他们从‘出力气’向‘拼技术’转变。”三角池村党总支书记何海军高兴地说道,“这样一来,咱们村的特色种养和就业创业就能更上一层楼,村民腰包鼓了,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萍(渌)水河蜿蜒流淌,映照着两岸跃动的生机。河这头,江西老表的旅游大巴满载欢声笑语,驶向凯丰故居的红色记忆;河那头,湖南老板的货车满载工业园急需的物资,在宽阔的沥青路上欢快地奔驰。一条省界,两种乡音,却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踏出了同频共振的节拍。赣湘边界的田野与厂房之间,正用交织的车辙与脚步,勾勒出两地血脉相连、共谋发展的时代图景——这不是简单的物理拼接,而是像杜仲鸡共享庄园里炭火煨烤的窑鸡,用慢火将两地资源煨出了醇厚绵长的滋味。(曾耀萍)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