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抚州东乡区:雷竹笋抢“鲜”上市助农增收

发稿时间:2025-03-07 09:25:00 来源: 抚州日报

  采收

  丰收

  本报讯 (见习记者 徐骏薇)当多数植物还在春寒中“沉睡”时,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各大雷竹基地凭借科学控温控湿技术,让雷竹笋抢“鲜”上市,成为春日餐桌上的佳肴,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地村民致富的强引擎。

  近日,记者走进东乡区红星镇南山社区的雷竹种植基地,一片片青翠欲滴的雷竹叶随风摇曳,一根根鲜嫩的竹笋破土而出,长势喜人。村民穿梭在竹林间,忙着采收、分拣、装车,将这些新鲜的竹笋发往各地市场。这个采收期将持续到4月底。

  雷竹笋的生长与春雨、春雷紧密相连,其名便取自“惊雷破土”的意象。不同于普通竹笋,雷竹笋的生长周期短且集中。在众多竹笋品种里,雷竹笋的生长速度堪称一绝。一般的春笋,往往要等到春暖大地,阳光雨露充分滋润后,才慢悠悠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而雷竹笋却如同短跑健将,在冬季的余寒中就开启了生长之旅。

  雷竹笋的生长也得益于当地特殊的智耕技术,农户们巧用稻谷碾磨后脱下的砻糠,为雷竹笋铺上一层厚厚的“保暖被”,结合水肥一体喷灌技术,使得土壤温度、湿度恰到好处。雷竹笋便在这温暖的“被窝”里,抢得了生长先机,早早成熟上市,当其他春笋还在积蓄力量时,它已然成为餐桌上的宠儿,稳稳占据“春菜先锋”的宝座。

  基地负责人艾小斌介绍道:“我们现在的订单量非常大,每天都要销售1万多斤竹笋到外地,高峰期每天能售出三四万斤的竹笋,产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东乡区充分依托山区林地资源,在红星镇、圩上桥镇、杨桥殿镇等地大力发展雷竹种植,累计栽植面积6100余亩,年产鲜笋1.2万吨,年产值达3.6亿元。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岗位、分红等方式,带动近千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谢美何就是受益者之一。她在基地工作有四年之久,谈及这份工作,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说道:“在这儿干活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一个月下来也有不少收入,生活越过越有奔头了。”

  “我们引进雷竹特色产业后,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一年四季,村民都能在基地务工,像谢美何一样的村民,一年能赚2万多元,收入显著增加,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南山社区党支部书记熊建军说道。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