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南昌新建区:全力绘就“全龄友好”新图景

发稿时间:2025-03-13 09:13:00 来源: 南昌日报

  □夏锋 洪观新闻记者 陈明喜

  全龄友好型城市是对全年龄段各类人群提供良好社会服务、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城市。一直以来,南昌市新建区以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年幸福为核心,用心书写“全龄友好”新模式,用心用情温暖每一位在新建生活的奋斗者。

  儿童友好:

  马兰口袋公园点亮童年梦想

  日前,记者走进马兰口袋公园,只见孩子们有的在草坪上欢快地奔跑,有的在沙坑里尽情堆砌着心中的城堡。滑梯旁,家长们的笑声与孩子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这是新建区为孩子们打造的一处集休闲、娱乐、绿化及健身于一体的绿色空间。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绿色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包容的成长环境。”新建区城市管理事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公园内种植了35棵乔木与球形植物,并铺设了2260平方米的优质草坪,确保四季常绿。此外,该公园还配备了摇摇乐、跷跷板、滑滑梯等儿童娱乐设施,以及约20平方米的沙坑区域,充分满足孩子们的休闲需求。

  “以前带孩子出去玩,总要跑很远,现在家门口就有这么棒的公园,真是太好了!”附近居民李女士笑着说。在新建区,马兰口袋公园等场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更让儿童的游乐设施得到了充分保障。

  据介绍,针对居民对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需求和期待,新建区打造了“儿童友好家园”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该项目依托“社区(村居)儿童服务站”,与社区(村居)深度合作,充分发挥社区(村居)服务群众的功能和调动群众参与等优势,打造阵地化社区(村居)儿童服务平台和资源对接阵地,项目自启动以来,已培育出“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幸福家园”等品牌项目。

  老年幸福:

  多样化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3月9日中午,记者在望城镇社区嵌入式养老院的食堂里,看到老人们正有序就餐。餐后,他们或在多功能活动室休闲娱乐,或看书下棋,享受着轻松惬意的养老生活。这家养老院位于新建城小区,内设康复训练厅、多功能活动厅、心理咨询室等多个功能区,采取“公益+微利”的经营模式,全面覆盖自理、半自理、失能及特护等不同需求的老人。

  “在这里,我不仅吃得好、住得好,还能和老朋友们一起活动,日子过得很充实。”入住养老院的张大爷满意地说。社区嵌入式养老院的建设,让老年人实现了“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生活圈”的愿望。

  近年来,新建区针对老年人在饮食、居住、养老等方面需求,不断丰富服务供给,致力于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描绘幸福生活现实图景。截至目前,新建区共有16家“幸福食堂”、174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4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6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2家医养综合体项目,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人才集聚: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建经开区持续唱响“天下英雄城、聚天下英才”品牌,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智力支撑。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项目+人才”模式,成功引进了12名博士等高端产业人才,形成了“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的倍增效应。

  此外,新建经开区还积极推进邻里中心建设,打造集购物、休闲、文化、服务及人才公寓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我们希望通过优化人才生态环境,让更多人才扎根新建,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建经开区党群工作部部长曾宪锋表示。

  近年来,新建区通过政策引领、平台搭建、服务优化等举措,形成了人才集聚的“强磁场”。通过深化校企、校地合作,与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实践基地,为青年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和成长空间。同时,围绕“1+2+N”产业定位,通过“项目+人才”模式,新建经开区成功引进了维科钠电项目、低空经济科研团队等高端人才和项目,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精细,呼唤着城市多样化的关照。从儿童友好到老年幸福再到人才集聚,新建区正以全龄幸福为目标,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