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三届蝉联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奖;“围屋之都”2024年游客首破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超百亿元;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加速成形;三所高校接连落户……
近年来,江西省龙南市依托围屋做强文旅融合文章,抢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这座千年客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蓬勃的活力和无限的潜力,焕发出新时代的姿态。
魅力之城:“入围入阁”藏底蕴
“早就听闻龙南的围屋,这次专门带着家人来感受一下,376座围屋像376个故事匣子,太震撼了!”在龙南市关西新围景区内,来自广东的游客李先生赞叹道。
围屋深处,70多岁的老人黄竹英身着靛蓝客家衫,头戴客家冬头帕,十指翻飞间,五彩丝线在木质织机上跃动,织出一条条带有“国富民强”“江山美丽”等文字的客家织带,令游客啧啧称奇。
龙南是“世界围屋之都”,境内分布376座客家围屋,占赣南围屋总量的70%以上,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龙南也是王阳明的过化之地,其遗存丰富,阳明心谷景区成为探寻阳明心学的重要场所。
如何展现围屋客家文化和阳明心学的魅力?龙南持续打造“来龙南做客 入围又入阁”文旅品牌。加大围屋的保护与修缮力度,将围屋与周边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资源有机整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此外,定期举办阳明文化节庆活动,通过歌舞表演、诗词朗诵等形式,生动再现王阳明在龙南的历史瞬间,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阳明文化。
随着“来龙南做客 入围又入阁”文旅品牌的持续打造,不仅提升了龙南的文化品位,也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龙南接待游客首次突破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市累计接待游客499.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89%和30.53%;累计接待入境游客达1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548%。
开放之城:产业脉动连粤赣
在龙南鼎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智能化新能源车间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这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端线路板企业,已连续6年增长超30%。“今年,企业再度增资扩产,投产后产能将成倍提升。”该公司总经办总监葛啟顺说。
在龙南经开区,江西祥益新材料有限公司增资3亿元的金属基覆铜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公司负责人林镜波感慨道:“从项目落地到开工建设,政府部门的服务让我们倍感温暖。有任何问题,安商服务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
…………
一个个增资扩产的项目,是企业为龙南投下的一张张信任票。
作为江西南大门,龙南距广州260公里、距深圳320公里,赣深高铁通车后,龙南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坐拥赣粤边际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内陆县级首个正处级海关及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在建设的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作为江西第三个省际合作示范区,将成为对接融入大湾区的前沿阵地。
活力在“融湾桥堡”的开放格局与产业脉动中奔涌。该市复制海南自贸港政策,在全省县级市中首个推行跨境电商“前店后仓+快速物流”模式,出口韩国的商品从通关到装车仅需3小时。作为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核心区,龙南吸引了近400家企业落户。如今,在龙南经开区,一条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正在形成。从覆铜板到智能终端,从上游材料到下游应用,170余家关联企业在此集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3家,产业集聚度达96.6%。目前,电子信息、新材料双首位产业集聚度超97%。
近年来,龙南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与产业生态,加速转型为活力迸发的工业新城,引进的大湾区企业占比超70%,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潜力之城:未来产业闯蓝海
8月12日,在南武当山景区,来自上海的摄影爱好者周女士正用镜头捕捉丹霞奇峰,“云海漫过99座石峰时,像闯进了《山海经》里的世界。”
龙南有“丹霞奇峰”南武当山、“最美森林”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氧吧”安基山省级森林公园,以及“世外桃源”虔心小镇,全域皆是景、四季皆可游。该市还频频亮相“顶流”舞台,仅2024年就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水间的家》等7个综艺节目先后在此取景录制,让这座小城成为备受瞩目的文旅“新宠”,文旅品牌频频“出圈”。
龙南的潜力不仅蕴藏在文旅出圈,更蕴藏于未来赛道的抢先布局。
在中国电信中部云(龙南)数据中心,工程师维护着存储了3000万用户数据的服务器集群;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的实验室里,师生们研发的客家草药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
近年来,龙南锚定“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显示、未来航空”四大赛道培育新动能;建成投运中国电信中部云(龙南)数据中心、全国县级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行业二级节点,引领区域数字化转型;江西文理技师学院、赣南医科大学、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三所高校相继落户,构建校地融合发展新格局,为这座开放新城注入持久智力活水。(曾杨燕 叶婷婷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