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经典又升级 2018汾酒封藏大典倒计时1天

发稿时间:2018-09-27 21: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汾阳9月27日电(记者 王子瑞)杏花村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诗酒天下第一村”之美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环境,神奇独特的酿造工艺,共同形成了汾酒丰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便有“三春竹叶酒,一曲鹍鸡弦”式的赞美,可见汾酒当时已盛名于世;到了近代,谢觉哉在1960年参观杏花村汾酒厂时写下“逢人便说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的不朽诗句。9月28日,汾酒集团将在山西杏花村举行“2018汾酒封藏大典”。 

    

  2018汾酒封藏大典倒计时海报拼图 汾酒集团供图 

  晋文化串连千年酒脉,汾酒人传承中国酒魂 

  从近日汾酒集团官微发布的倒计时海报“汾酒匠人图鉴”来看,“匠心和传承”将是本届汾酒封藏大典的核心主题之一。海报展现了汾酒酿酒工人兢兢业业的工作场景,既体现了汾酒人对技艺的高要求,也体现了他们乐在其中的工匠精神。据悉,酒工的参与也将贯穿整个大典,包括敬天仪式、现场酿酒、文艺演出、封藏仪式等。这也意味着,象征着汾酒精神的酒出现在第一线,会是2018汾酒封藏大典,乃至汾酒今后一系列活动的重心。 

    

  2018汾酒封藏大典海报。汾酒集团供图 

  此外,2018汾酒封藏大典将用更为精彩丰富的晋文化元素来贯穿始终。据透露,整个大典采用具有明显晋文化特征的古建筑“嘉宾签到处”、文人气质的大典伴手礼、古典卷轴式的签到册等,无一不从细节之处体现汾酒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另外,除了会场的整体布置、舞台设计、环节设计、开场秀、道具之外,此次封藏大典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参会领导的服装都将根据与汾酒颇有渊源的历史年代进行设计定制,象征着悠久的千年汾酒文化,突出汾酒浓重的三晋色彩和“不灭传承”。 

  从虔诚的敬天仪式开始,封藏大典将延续晋民俗风情,带领全场观众穿越回古代的山西,汾酒杰出的匠人代表现场亲自演绎酿酒过程,表达汾酒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历代祖先、传承技艺的感恩之心。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大典将继续推出现场酿制的66°头锅原浆汾酒供贵宾品鉴,还将准备五坛分别名为“仁、义、礼、智、信”的新酿头锅原浆用于现场竞买和收藏。直至将2018年的头锅原浆汾酒封坛入库,一系列仪式均严格按照传统礼制进行,让在场的嘉宾能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深刻感受到大典所酵发出来的带有酒香的中国传统酒文化。 

  2017年的封藏大典现场,金志国先生以320万高价拍得了1987年酿造的30年10L装头锅原浆汾酒,这坛酒获得了110岁高龄的酒业泰斗秦含章老先生以及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汾酒集团总经理、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长谭忠豹的联合签名。 

    

  1987年酿造的30年10L装头锅原浆汾酒。汾酒集团供图 

  汾酒不仅被酒企行业人士视为收藏珍品,亦受到中国文化名人的喜爱。山西汾阳籍的世界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先生在收到汾酒集团赠送的五坛酒后,也难掩激动之情,表达了对家乡名酒的自豪和骄傲。在今年的封藏大典现场,又将有数名中国酒界、商界人士不远千里慕名而来, 

  COSPLAY掀起“最炫汾酒风” 

  此次2018汾酒封藏大典将采用完全不同以往的发布形式,不仅利用微博、微信、社群等社会化平台进行全程图文直播,还将在各大网络平台同步视频直播,现代感十足的传播形式能更好的与“汾丝”(汾酒粉丝的统一称谓)互动交流。据悉,现场主播也将根据汾酒成名的历史时期进行一场COSPLAY,选取的古典服装与汾酒文化完美融合,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汾酒从未固步自封,一直在积极创新。此次通过“COSPLAY+直播”的形式进行产品和盛典的传播,对汾酒乃至整个酒行业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突破,将打破大家对传统企业的固有印象,并以有趣生动的亲民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网红直播。汾酒集团供图 

  汾酒集团领导继续领衔粉丝互动 

  “粉丝参与”一直是汾酒封藏大典的经典环节,这批“汾丝”中的幸运儿不仅能亲身体验庄严神圣的封藏大典,还能参加汾酒特意为其准备的一系列活动,体验一场“穿越之旅”。 

  据悉,今年的粉丝互动环节将继续由汾酒集团领导领衔,汾酒亲近粉丝、坚持与粉丝深度互动的姿态将得以传承。至于今年具体有哪些精彩的体验环节?汾丝和汾酒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就让我们届时一起见证。当然,汾酒的圈粉方式不止是线下接触。近期刷爆朋友圈的“酒型人格”H5和趣味Flash科普视频,都体现了汾酒求新、求变,愿意放低姿态与粉丝沟通的决心。这也让不少业内人士直呼:原来汾酒是这样有趣! 

    

  合影。汾酒集团供图 

责任编辑:zyy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