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要闻 >> 正文

陕西这间小厨房 藏着最暖“人间烟火”

发稿时间:2022-07-05 15: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7月5日电(记者张亚云)每天清晨七点开始,临近陕西肿瘤医院与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德善爱心共享厨房”便开始了忙碌的十二时辰。

  虽然处于闹市,但在这狭小的80多平米里,听不到嘈杂的声音。背负着生活重担的患者家属,提着蔬菜、饭盒走上灶台,通过锅碗瓢盆的微小碰撞,安静地将对家人的祈愿烹制成可口的饭菜。大家互不相识,却在这里共渡最为艰难的阶段。

爱心厨房内部烹饪区域。田姣摄

  “我很久没有吃过两碗米饭了”

  2020年1月,“德善爱心共享厨房”创始人许凯与团队的其他伙伴意外得知,在江西南昌有一间温暖的“抗癌厨房”,专供患者及其家属加工饭菜。通过实地走访,他们结识了创办厨房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万佐成大叔告诉我,建立抗癌厨房一是可以让大家省钱,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是用来战胜病魔的砝码;二是可以让患者吃上家人做的饭。很多人走到生命的终点,没有什么特别的愿望,就想吃一口记忆中最熟悉的味道。”万佐成的话令许凯深受感动,他与团队成员当即决定在陕西西安也开设这样一间爱心厨房,造福当地的患者。

  想法敲定后,许凯便外出赚钱,与他联合创立厨房的时磊驻守西安,负责找场地、施工等工作。经过紧锣密鼓地筹备,2021年5月20日,“德善爱心共享厨房”正式开业,这里配备了免费的炊具、调料,炒一个菜2元钱、米饭和稀粥1元钱管饱。

爱心厨房开业期间。受访者供图

  食物代表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满足,也重建了离家在外的患者与家之间的联系。“我很久没有吃过两碗米饭了……”,时磊至今仍记得,一位患病的大姐在吃过家人亲手做的饭后,脸上满足喜悦的神情。

  “外面的饭菜调料比较重,无法满足每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时磊说,加上治疗产生的不适感,让吃变得尤为重要。起初,得知“爱心厨房”时,50岁的食道肿瘤患者家属郭建新还有些怀疑。他很难想象还有人会专门关心患者吃饭这件事。但是,他的疑虑在初次进入这间厨房时就被打消了。

  “我妈就喜欢吃家里做的饭菜,我在外面买的饭她总是不爱吃,知道‘爱心厨房’后,我在这里给她做了一碗汤面,她很开心地在病房与病友们‘炫耀’。”因病情特殊,郭建新母亲对食物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食用软烂、清淡、有营养的饭菜,“爱心厨房”给予了她味蕾和身体需求的双重满足。

正在切菜的朱建新。田姣摄

  “共享厨房”变身“抗疫厨房” 26天送出3.5万份免费餐

  开业半年后,2021年底,来势汹汹的疫情阻碍了厨房的正常营业。封控虽阻隔了人与人之间暂时的接触,却阻隔不了爱心的传递。

  “关键时刻,换一种方式和病魔作战。”得知因为封控,许多群体吃饭问题无法有效保障。许凯与团队伙伴便在一天时间内招募了35名志愿者,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工作模式。

  “我们分了好几个小组,有择菜、切菜、登记信息、管理采购……”许凯说,26天时间,志愿团队为全国各地支援西安的救护车工作人员、社区一线核酸检测人员、坚守岗位的交警、医院的病患、因考研被滞留西安的外地学子等免费发放了3.5万份爱心餐。

爱心厨房志愿者们在打包餐食。受访者供图

  爱心的中转站

  爱心厨房是服务群众的厨房,也是因群众力量而维持运转的厨房。厨房开业以后,有人送来了全套的锅具、有人送来了蔬菜大米,有人无偿在厨房帮忙……

  爱心厨房开业第二天,两位70多岁老人辗转1个多小时公交车坚持为厨房捐赠300块钱的故事,至今烙在许凯心底。“我们肯定是不能收现金。”许凯谢绝捐款后,老人却在门口超市购买了卫生纸、洗洁精、钢丝球等清洁用品。“她们让我意识到,这间厨房不仅是我们团队成员的爱心所在,也是社会各界爱心的一个‘中转站’。”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光,聚集在一起,便汇聚成了银河。“我们在做善事,也因为做善事收获了无数善意。”许凯表示,爱心厨房的持续运转、更大社会效益的持续扩大,还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可能到了现在,还是有人在听说这间厨房时,会存在怀疑和犹豫,但是只要他们进到这里来,就明白我们是在切切实实做事。我希望通过更多宣传,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及家属知道这里,也希望厨房发挥‘造血’作用,启发更多有余力的人能伸出双手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责任编辑:张毅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