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要闻 >> 正文

140年不关门!丽江这座免费博物馆,传递纳西“和”文化

发稿时间:2025-08-13 16: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百年古宅恒裕公民居博物馆。姜文山 摄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姜文山)在丽江古城五一街文生巷深处,一座始建于1875年的老宅“恒裕公”,不仅因其完美的纳西族“四合五天井”建筑被誉为活态民居博物馆,更因主人阿六叔(李君兴)面对天价诱惑时的坚守、对家训的传承以及对文化根脉的深刻理解,成为古城精神的一抹亮色。 

  恒裕公占地666平方米,是纳西族李氏家族逾百年的商号与居所。它巧妙融合居住、生活、经商、休闲于一体,花鸟门窗、砖石地面、静谧天井历经140余年风霜,依旧散发着古朴韵味。2010年,第十三代传人阿六叔将其转为免费对外开放的私立公益博物馆,只为“把祖辈留下的原汁原味纳西宅院保护好、传承好”。 

  在阿六叔看来,恒裕公所代表的纳西四合院,其灵魂在于一个“和”字。“为什么叫四合院?‘合’是核心!它象征着和睦相处、合家欢乐、以和为贵。”他将其文化根源追溯至“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老宅的命运曾面临过两次考验,但都被李氏家族断然拒绝。1978年,德国古董商欲出价10万元购买6扇精美的木雕窗户,这在当时堪称巨款,对此阿六叔的父亲不为所动。十多年前,丽江旅游火爆时有上市公司豪掷1.3亿元欲买下整座院落。阿六叔坦言,巨额数字带来的不是欣喜,而是沉重的割裂感。 

  支撑这份坚定拒绝的,是李氏家族刻在骨子里的家训。院落中一块特别的“外圆内方”地砖,方块中心故意凸起一块石头。“这可不是瑕疵,”阿六叔郑重说道,“它是‘绊脚石’,每一代人都要被它绊一下,提醒后人不要掉进钱眼里。”这份警示,曾让到访的外国游客也深有共鸣,将其理解为“不做金钱的奴隶”。阿六叔认为,正是这份警惕,让恒裕公得以保全至今,继续履行其文化使命。 

丽江恒裕公民居博物馆,古宅保存完好。姜文山 摄 

  守护不等于固守,对于老宅的“变与不变”阿六叔心里透亮得很。在他看来,“不变”即恒裕公作为纳西文化院落的核心主题与原始风貌必须坚守,“变”为与时俱进丰富其内涵。 

  在明确“变与不变”的边界后,阿六叔在推出文创展示、研学体验后,近年来又抓住“旅拍”风潮,将恒裕公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纳西古建写真”场景:“它能让古建与年轻人产生共鸣,激发对文化遗产的热爱。” 

  恒裕公的魅力,在游客留言本上得到最直接的印证。很多游客踏入老宅后惊呼:“这像我外婆家!”“这像爷爷的家!”阿六叔认为,这是因为中式建筑承载着共同的“乡愁”记忆与情感认同,让天南地北的游客在此找到归属感,“认同感一下子就涌上来”。 

  对于老宅的未来,阿六叔已深思熟虑:“最好是由下一代来传承。若下一代无法承担,则交给国家。”他笃信国家拥有保护文物古建的强大力量,能确保恒裕公得到最好的守护。 

  如今,这座拒绝过十亿收购、将家训刻在地砖上、坚守“和”之灵魂的百年老宅,正通过创新的活态传承方式,让古老的纳西庭院文化在光影交织中焕发新生,并将一份关于坚守、传承与文化根脉的思考,传递给每一位踏访者。 

责任编辑: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