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四川九龙:民宿旅游在路上 发展在路上

发稿时间:2019-06-14 13:3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图为友珠姆。叶心怡 摄

  中国青年网甘孜6月14日电(记者 叶心怡)对于友珠姆、陆伍降泽夫妇俩来说,2006年10月2日那晚发生的事,帮他们摆脱了人至中年的经济困境和迷茫......

  作为四川九龙县汤古乡伍须村地地道道的原住民,这个以捡菌子和挖虫草谋生的四口之家,过着朴实而紧巴的日子。而在13年前,他们未曾料到,思想上的一小步前进,让他们逆袭成为“全村的希望”。

温馨的房间。叶心怡 摄

  缘起:13年前的那晚

  和往常一样!伴着朦胧的夜色,友珠姆和陆伍降泽俩人拖着疲倦的身躯推开家门,他们把背篓从背上卸下,看着篓内屈指可数的菌子,不禁一阵心酸与无奈。

  这样的情绪也不知是持续了多久,他们突然听到门外有叫门声:这么晚,会是谁呢?带着疑惑,友珠姆跑到院子里打开了大门,只见十几位青年男女站在门外,十分客气的问道:“阿姐您好,我们是来伍须海旅游的,但是找不到地方落脚休息,请问您这提供住宿吗?”月光透过他们的发丝,撒在了友珠姆疑惑的脸上,但好客的她还是将他们请到屋里休息。当天晚上,友珠姆收留了这15名游客,由于床铺不够,因此只能勉强打地铺。第二天一大早,当客人离去的时候,他们的一个举动,令友珠姆夫妻俩大为吃惊。青年人中的一位个子高挑的女孩上前拉住友珠姆的手道:“阿姐,谢谢你们的收留,这是我们给您的住宿费,下次来还住您这儿。”说完,便招手转身走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友珠姆只觉难以置信,连忙用左手把钱抖了抖,右手大拇指在舌尖一划,100、200、500......1000!夫妻俩目瞪口呆,欣喜若狂,要知道这可是一家人几个月的生活费!就算是捡菌子、挖虫草也需要付出近1个月辛勤的劳动,而现在只是让游客睡一晚,就获得这么丰厚的报酬,这是他们没想过也不敢想的。

  自此,一颗小小的思想火种在他们的心间逐渐燃起。

伍须海美景一角。王彪 摄

  囧途:不务正业的“垃圾”人

  汤古乡伍须村位于九龙县西北部,平均海拔为3400米的村落居住着87户346人,依托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伍须海和天然优势,使得该村一直以旅游业、畜牧养殖业为支柱型产业。而友珠姆的家便距离伍须海景区不足百米。

  陆伍降泽告诉记者,那时候的生活十分艰辛,一旦捡不到菌子、挖不到虫草便意味着没有收入,而这则直接影响孩子的就学问题,他深刻明白,再穷也不能穷知识、穷文化,因此,夫妻二人一宿未眠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民宿!

  可万事开头难,至今在村里还流传着这么一个外号——捡垃圾的人。而这,指的正是友珠姆夫妇俩。原来,在民宿正式开业前夕,夫妇二人便立马用了一大半的积蓄为房子进行简单的改造,经一番改造,一家拥有5间客房、10张床位的初具规模的民宿,并且,它还有一个温馨的名字——陆汪旅客之家。直至2014年的这8年间,陆汪旅客之家一直在朝着精致化的方向发展。“这8年里,虽然民宿的规模没变,但我们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收到他们意见和建议,比如设置独立卫生间、打造本土文化院落等等,”友珠姆继续说道,游客的建议就是他们成长的养分,所以定会想尽办法实现。2015年,由九龙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课程带他们走出四川,扩展思维。

  “我们去了浙江、云南、丹巴、汶川这些民宿做的特别好的地方交流学习,我体会到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宿风格的差异化,浙江的江南别院、丹巴的碉楼藏寨......我们回来后就一直在思考一个命题:如何打造肉眼可见的木雅文化?”

  自此,捡垃圾的人开始在村中出没。木犁、松树果、树桩、形态各异的石头......一个个的入住了他们家中的院子,而在村民眼中,这就是纯属捡垃圾和不务正业的行为,用村民的话说就是:放着虫草不挖,菌子不捡,呆在家中就是好吃懒做的标志。

  在友珠姆夫妇看来,村民眼中的垃圾,是他们心中木雅文化的一部分,里面承载着木雅文化的历史烙印,他们捡的不是“垃圾”,而是文化的传承。“你看我们院子里还是很漂亮的嘛,每次游客来了都觉得很有意思,很巴适!”友珠姆一边在灶旁烙着金黄酥脆的煎饼,一边得意的说道。

图为友珠姆(右)和陆伍降泽(左)。叶心怡 摄

  破茧:从生存到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汪旅客之家也有了新的面貌。“随着游客的增加,我们也再次提档升级,现在已经有15个房间,20个床位,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游客直接在网上订房,很方便,我们都高兴的很。”说着,友珠姆不禁发出一生感叹并向记者算了一笔账:“13年前,我和陆伍降泽每个人一年挣1万,一共2万,过的很紧巴,从2006年到2014年我们大概每年就挣到了8万左右,8年就是60多万,从2015年到2019年,我们一年大概就可以挣到16万左右,除去今年,就是48万,这10多年下来,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虽然开销也大,但是生活的很开心,如果当年没有转变思路,还是捡菌子,10多年我们也只能挣到20多万,这差别太大了!”

  10年磨一剑,友珠姆、陆伍降泽夫妇俩通过思想的一小步前进和高效的执行力,摆脱了人至中年的经济困境和迷茫。并且成为了伍须村的乡村振兴带头人,村民们都说,他们是“全村的希望”。而最令他们高兴的,是对下一代的培育。如今膝下儿女已长大成人,一名大学生、一名柔道运动员是他们心中永远的骄傲。在伍须村,越来越多的民居摇身一变成为了民宿,装点着这被绿水青山环绕的鬼斧神工之地。

  走一步,再走一步!茫茫人生路,从生存到生活,仅思想的一步之遥。

责任编辑:徐彩侠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