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刘先琴作品朗诵会在郑举行

发稿时间:2019-07-29 17:2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郑州7月29日电(张香丽 记者 任洁)7月28日,刘先琴作品朗诵会在郑州举行,瓦库茶馆内,朗诵家们用最动人的声音讲述最真挚的故事。

  朗诵家演绎刘先琴作品。张香丽 摄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各行各界人士慕名而来,接受最纯粹的文学洗礼,在炎夏享受宁静和清凉。朗诵家们深情诵读的散文《今生有缘》《喊妈回家》《淅川大声》等作品。

  据介绍,本次“瓦库朗读”的作家刘先琴,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刘先琴开始业余文艺创作,后入职新闻队伍,在新闻报道文学创作领域均有建树。业余时间创作诗歌散文并出版多部文集,长篇报告文学《玉米人》获第十三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记述南水北调重点工程的报告文学《淅川大声》获首届杜甫文学奖,30万字文集《今生有缘》被推荐参加2013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0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刘先琴和嘉宾与听众交流。张香丽 摄

  现场嘉宾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副主席李静宜认为,刘先琴的写作是有担当的写作,是跨文体的成功实践者;是真诚的写作。作为同行,嘉宾河南日报高级编辑高李丽说,“刘先琴写作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跨界。跨界就是两栖,用文学的笔法写新闻,容易被批评不客观;用新闻的笔法写散文,又会被指责缺乏形象缺少文采。今天朗读的文章,让我们领略到“跨界”的新鲜:诗报告,既有诗的激情韵律和节奏,又具备事实的准确和记录。跨界让先琴从工作模式演化到生活模式,提升着她的职业成就,重塑着她未来的生活。”

  “非常感谢今天的朗诵家,他们的音色滋润了我的文字,给我的文字插上美丽的翅膀,用这种形式走进读者和纸上看字完全不一样。”刘先琴在接受采访时说。当问及对写作的理解时,刘先琴这样说道:“我想,无论文学的写作,新闻的写作,都是用文字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写作者的形象和高度,就是他笔下文字的意象,和这些意象在阅读者心中构建的思想(思考和想象)的高度。”

  据了解,“瓦库朗读”是沙龙公益活动,于每月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以“名家”、“名作”、“名篇”为主题,每期邀请一位名家、精选一本著作,以朗读方式品味佳作内容,同时听众可以现场与作者和嘉宾进行交流。这种形式的活动以其带来的文学熏陶和艺术享受,获得广泛认可,已成为都市人群的一种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耿立君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