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回望河南洛阳70年奋斗史:从百业凋敝到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发稿时间:2019-09-05 09:3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郑州9月6日电(记者 任洁)生产总值从1.65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4640.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从13.3万元跃升到691.8亿元;城市区从4.5平方公里、6.8万人口的小城,发展成建成区面积达218.2平方公里、225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正迈向全面小康……

  9月5日,记者从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伴随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壮阔历程,洛阳从一座百业凋敝的小城,到“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7项落户洛阳,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再到如今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河洛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任洁 摄

  “进入新时代,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打好具有洛阳特色的‘四张牌’,深入推进‘9+2’工作布局,奋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不断彰显,全省增长极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如今的洛阳正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奋进、阔步前行。”洛阳市市长刘宛康介绍说。

  “三产超二产”

  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洛阳坚持转型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进重点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三大改造”,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据介绍,2018年,服务业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1︰44.6︰50.3。洛阳石化、中信重工、洛钼集团、一拖集团等9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格力智能制造、银隆新能源汽车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洛阳智造”成为老工业基地的新名片。

  随着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加快建设,洛阳文化旅游产业也正在实现由“老三篇”向“新三篇”、“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型升级。

  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前提下,洛阳市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沟域经济和富硒农业,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粮食产量稳定在40亿斤以上,农业效益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

  对外“朋友圈”越扩越大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洛阳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微观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各类市场主体达到39.3万家。

  通过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自创区引领作用,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大市场、形成大产业,洛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470家、3125家,“天宫”“蛟龙”“天眼”“墨子”“大飞机”等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中都有“洛阳创造”的身影。

  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刘宛康说,通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高水平建设自贸区,积极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和经贸合作,洛阳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宽广。目前,自贸区累计入驻企业7104家,洛阳经贸“朋友圈”扩大到175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74家境内外500强企业投资兴业。

  精细化管理

  城市建设由“大写意”转向“工笔画”

  “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城市建设提速发力,一条条高速公路、快速路、环城路打通了城市‘大动脉’,一条条背街小巷改造畅通了城市‘微循环’,城市建设正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古都洛阳既有颜值、更有气质!”刘宛康说。

  洛阳市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品位进一步彰显。洛阳市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全市城镇化率达57.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洛阳市通过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五大行动”,坚持以“六控”为重点着力治标,加快推进“四河同治、三渠联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初步实现了“一河清水润洛阳”“清新空气到洛阳”“生态绿带连洛阳”。

  据悉,目前洛阳7个县(市)入选国家园林县城,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8%,绿地率36.4%,建成186个小游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7平方米,“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成为洛阳市民骄傲的城市名片。

  直击群众“最难处”

  民众幸福指数“节节高”

  “直击群众’最难处’,把群众身边具体而细微的‘关键小事’落实落细,真正解决好群众获得感最后‘一米’问题,让每一步、每一环、每一件都看得见、摸得着、可感触,让群众对幸福的每一份期盼都有着落。”刘宛康表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8年,洛阳市居民人均收入248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637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产业扶贫等“四场硬仗”、易地扶贫搬迁等“六大行动”、交通扶贫等“四项工程”。栾川、宜阳、洛宁和伊川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606个贫困村退出,41.89万农村贫困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8%。洛阳入选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洛阳市委、市政府以“书香洛阳”建设提升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河洛书苑”城市书房,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加快构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建成开放城市书房110座。2019年,全市计划再建设书房57座,截至9月上旬,全市城市书房数量已达到161座。

  如今,在古都洛阳,城市书房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丰富多样的藏书,享受阅读的市民,让这个城市更具有温度和质感。

责任编辑:耿立君
加载更多新闻